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qianhan.com.cn
日前,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水環境質量改善、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污染源達標排放與總量減排、土壤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風險防范、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等八大環境治理工程。實施火電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深度治理、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淘汰產業集聚區分散燃煤鍋爐等一批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實施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地表水環境修復和功能恢復、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湖泊生態保護、人工濕地建設等重點項目。全文如下: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辦〔2017〕81號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7月9日
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74號)要求,深入推進我省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實現“十三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建設美麗河南為統領,以改善環境質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以提升節能減排基礎能力為支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嚴格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制度,全面打贏轉型發展攻堅戰和環境治理攻堅戰,加快構建節能環保型產業體系,推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省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較2015年降低16%,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67億噸標準煤以內。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105.02萬噸、11.18萬噸、82.37萬噸、90.86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8.4%、16.6%、28%、28%;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節能環保型產業體系。
1.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圍繞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聚焦裝備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電子制造、汽車制造等主導行業,打造一批在國內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提升主導產業發展質量。推動建材、冶金、輕紡、化工等傳統產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桿,加快改造升級,培育發展新優勢。強化節能環保標準約束,嚴格行業規范、準入管理和節能審查,對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石油石化、煤炭、電力、印染、造紙、制革、染料、焦化、電鍍等行業中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或生產、使用淘汰類產品的企業和產能,要依法依規有序退出。(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財政廳、省政府國資委等部門)
2.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新一代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智能電力及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尼龍及化工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節能環保等10個新興制造業產業集群和航空及冷鏈物流、新興金融服務業、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外包、專業服務業、跨境電子商務及網絡零售、基因技術應用及健康服務、數字創意等8個新興服務業產業集群,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打造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和專業化服務公司。到2020年,全省18個新興產業集群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15%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5%。(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質監局、統計局等部門)
3.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強化煤炭生產消費全過程管理,增加煤炭入洗(選)比重,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推廣使用優質煤、潔凈型煤,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工程,減少散燒煤消費。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所有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一律實施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特別是大氣污染傳輸通道7個城市和洛陽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鞏義市、汝州市等重點地方,新上非電行業燃煤項目實行1.5倍減量替代;上一年度空氣質量排序后三位的,新上非電行業燃煤項目實行2倍減量替代。開展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對現役燃煤發電機組進行節能增效和環保提標改造,供電煤耗達到全國同類機組先進水平,全部實現超低排放。穩步提升省外電力規模。深入實施“氣化河南”工程,開拓天然氣消費市場。完善省內天然氣配套支線,實現全部省轄市和部分重點縣(市)雙管道供氣。擴展延伸供氣管道,將管道氣覆蓋到產業集聚區、重點鄉鎮等用氣集中區域。深入推進城鎮天然氣利用,鼓勵省內頁巖氣、煤層氣、油田伴生氣、生物質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因地制宜發展風力發電,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和戶用分布式發電系統,不斷拓展太陽能利用和應用市場,增加清潔低碳電力供給。對超出規劃部分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不納入能耗總量和強度目標考核范圍。到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1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7%以上。(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工商局、質監局、統計局、河南能源監管辦等單位)
(二)突出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
4.工業能效趕超行動。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在重點耗能行業全面推行能效對標,推進工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推廣工業智能化用能監測和診斷技術。到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23%,鋼鐵、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電力等重點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大幅下降,能效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提升工業生產效率和能耗效率。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引導電網企業支持配合平臺建設及試點工作,鼓勵電力用戶積極采用節電技術產品,優化用電方式。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工業園區應用,將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標納入工業園區考核體系。(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科技廳、環保廳、質監局等部門)
5.綠色建筑提升行動。提高建筑節能標準要求,逐步執行“65%+”節能設計標準,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筑全面執行“65%+”節能設計標準。擴大綠色建筑標準強制執行范圍,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開展建筑節能先進標準領跑行動,開展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被動式建筑建設試點。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著力推廣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推行綠色施工方式。深入推進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推行清潔取暖,實施“節能暖房”工程。推廣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技術,鼓勵利用太陽能、地熱能、工業余熱等解決建筑用能需求。到2020年,全省新增綠色建筑面積5000萬平方米以上,綠色建材在城鎮新建建筑的應用比例達到40%以上,裝配式建筑面積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20%以上。(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事管局等部門)
6.綠色交通推進行動。繼續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和共同配送等高效運輸組織模式,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優化城市公交線網,完善城鄉公交網絡,加強各類公共交通方式配合銜接,建設零換乘交通樞紐。持續開展“公交都市”和“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活動,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統、城市公交專用道等快速通勤系統基礎設施以及非機動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建立公眾出行和物流平臺信息服務系統,規范引導互聯網共享交通運輸模式。促進交通用能清潔化,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汽車、新能源汽車、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清潔能源汽車。加快推進全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體系建設。到2020年,全省營運客車、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分別降低2.1%、6.8%;全省市區人口百萬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30%,城市交通綠色出行分擔率達到80%左右。(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事管局等部門)
7.綠色商貿引領行動。貫徹落實綠色商場標準,開展綠色商場示范,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設置綠色產品專柜,推動大型商貿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推動零售、批發、餐飲、住宿、物流等企業建設能源管理體系,建立綠色節能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設備,推動照明、制冷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完善綠色飯店標準體系,推進綠色飯店建設。加快綠色倉儲建設,支持倉儲設施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鼓勵建設綠色物流園區。加大對能效Ⅱ級及以上高效節能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鼓勵大型超市、電商開辟節能產品銷售專區,通過強化認證標識等方式,引導消費者和企業選購高效節能產品和設備。(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質監局、旅游局等部門)
8.綠色農村改造行動。加快淘汰老舊農業機械,推廣農用節能機械、設備和農機節能作業技術,發展節能農業大棚。推進節能及綠色農房建設,結合農村危房改造穩步推進農房節能及綠色化改造,推動城鎮燃氣管網向農村延伸和省柴節煤爐灶更新換代,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等,不斷提升農村能源利用清潔化水平。鼓勵使用生物質可再生能源,推廣液化石油氣等商品能源。到2020年,全省農村地區基本實現穩定可靠的供電服務全覆蓋。(牽頭單位:省農業廳、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等部門)
9.公共機構率先行動。公共機構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公共機構節能改造,推廣政府購買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探索用能托管模式。落實公共機構節能環保產品強制采購制度,提高節能環保產品應用比重。推動公共機構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提高節能管理能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應用、能耗監測平臺建設、大型設備系統節能改造、管理能力提升等節能重點工程。開展綠色食堂創建活動,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深化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十三五”期間再創建100家國家級、200家省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推動市級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到2020年,全省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分別較2015年降低11%和10%。(牽頭單位:省事管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等部門)
10.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采用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省級“千家”、市級“萬家”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落實各級節能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嚴格考核問責。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強化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智能化升級,加強全過程和各環節用能管理。建立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嚴格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依法開展能源審計,實施能源績效評價。推動開展達標對標和節能自愿承諾活動,著力提升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水平。加強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審查和監管,構建安全、節能、環保“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組織開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推行鍋爐生產、經營、使用等全過程節能環保監督標準化管理,到2020年,燃煤工業鍋爐實際運行效率提高5個百分點。開展電梯能效測試與評價。加快高效電機、配電變壓器等用能設備開發和推廣應用,淘汰低效電機、變壓器、風機、水泵、壓縮機等用能設備。(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質監局、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省政府國資委,配合單位:省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統計局、事管局等部門)
(三)強化污染物減排,全面改善環境質量。
11.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加快推進集中供熱供暖,利用城市和工業園區周邊現有熱電聯產機組、純凝發電機組及低品位余熱實施供熱改造,淘汰供熱供氣范圍內的燃煤鍋爐(窯爐)。實施產業集聚區集中供熱工程,具有一定規模用熱需求的產業集聚區2017年全部實現集中供熱,全面淘汰產業集聚區分散燃煤鍋爐。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7個城市和洛陽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3個重點城市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加快實施“電代煤”、“氣代煤”、能源梯級利用、能源系統優化等工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集中整治“小散亂污”企業,深度治理重點行業。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快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實施工業窯爐和磚瓦爐窯提標治理。嚴格執行有機溶劑產品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加強石油煉制、石油化學、表面涂裝、包裝印刷、化工、儲油庫、加油站、油罐車、建筑裝飾、干洗、餐飲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加大移動源污染物治理力度,推進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綜合采取車輛注銷報廢、限行禁行、財政補貼、排放檢驗、尾氣提標治理等措施,加快推進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及回收拆解。加強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和油品質量監督執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2017年,基本淘汰黃標車,禁止使用排放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加快油品質量升級,開展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提標升級工作。推進油氣回收治理,新建儲油庫、加油站必須同步建設油氣回收裝置。到2020年,全省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9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2%以上。(牽頭單位:省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農業廳、商務廳、工商局、質監局、電力公司、中石油河南銷售公司、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等單位)
12.全面開展水污染防治攻堅。實施淮河、海河、黃河、長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嚴格控制重點流域干流沿岸的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化學纖維制造、有色金屬冶煉、紡織印染等項目,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制革、印染、造紙、煉焦、塑料加工、電鍍、燃料、農藥等“八小”企業,制定實施造紙、焦化、化肥、農副食品加工、毛皮制革、印染、有色金屬、原料藥制造、電鍍等重點污染行業水污染專項治理方案,提升企業廢水深度治理水平,確保穩定達標。推動城市建成區內現有鋼鐵冶煉、建材、有色金屬冶煉、造紙、印染、原料藥制造、化工等行業污染較重的企業逐步有序搬遷改造或依法關閉。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到2019年,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57%以上,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降至9%以下,省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6%,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及總干渠水質穩定達到Ⅱ類,省轄市、省直管縣、縣級市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縣城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牽頭單位:省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等部門)
13.分類實施土壤環境污染防治。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實施農用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優先保護質量較好耕地,積極推進耕地安全利用。加強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污染地塊修復與土地再開發利用協同一體的管理與政策體系。研究制定全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有序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在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地塊、受污染耕地等開展一批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在洛陽市、平頂山市、新鄉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濟源市等市開展鎘、汞、砷、鉛等重金屬及其復合污染耕地質量與修復技術示范。(牽頭單位:省環保廳、農業廳、國土資源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
14.強化城鎮生活污染綜合整治。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發展進行填平補齊、升級改造,完善配套管網,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合理確定污水排放標準,加強運行監管,實現污水處理廠全面達標排放。加大雨污合流、清污混流管網改造力度,優先推進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納管。促進再生水利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注重污水處理廠污泥安全處理處置,避免二次污染。加強生活垃圾回收處理設施建設,強化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的管理和督導,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回收處理水平。到2020年,全省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率均達到95%以上,省轄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處理能力。加快治理公共機構食堂、餐飲服務企業油煙污染,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農業廳、質監局、事管局等部門)
15.加快推進農村污染治理。強化農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采取城鎮管網延伸、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等多種形式,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普遍建立村莊保潔制度,推廣垃圾分類和就近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大力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加快畜禽養殖場糞便等污染物處置,以沼氣、天然氣等能源化利用為主要方向,建設有機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開展農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倡增施有機肥,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到2020年,實現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研究建立農藥使用環境影響后評估制度,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建立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全面推進秸稈禁燒。(牽頭單位:省農業廳、畜牧局、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質監局等部門)
16.深入推進工業清潔生產。研究制定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細則,推動鋼鐵、焦化、有色、建材、金屬、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鼓勵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或者地方排放標準的企業自愿實施清潔生產審核,提出更高的節約資源、削減污染物排放量目標,提高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到2018年,重點企業80%以上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70%以上達到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清潔生產先進企業”水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工業和信息化委,配合單位:省質監局等部門)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17.持續推動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分類推進以重化工、傳統制造業、高新技術等為主導產業的集聚區循環化改造,實施一批產業鏈和價值鏈提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源梯級利用、中水循環利用項目,推動產業耦合共生、土地集約利用、資源高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污染物集中無害化處置。到2020年,80%以上省級產業集聚區完成循環化改造。(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等部門)
18.推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及尾礦綜合利用,推進鋁土礦、鉬礦等礦區開展金屬礦產綜合開發利用,高嶺土、鋁礬土等共伴生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加快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建設一批大宗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到2020年,主要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配合單位:省科技廳、財政廳、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
19.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支持農業資源豐富地區推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生物質能、旅游等循環鏈接,推廣立體種植、“種養加銷”一體化等生態農業模式,推動農林牧漁多業共生、農工旅復合發展。以農業秸稈、畜禽糞便等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培育構建“種植業—秸稈—畜禽養殖—沼肥還田、養殖業—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種植業”循環產業鏈,建設一批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基地。推進林業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綜合利用。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農業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保廳、林業廳、畜牧局等部門)
20.加強城鎮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面布局建設靜脈產業園區,推動城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和廢舊紡織品等低值廢棄物集中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健全城鎮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保廳、事管局等部門)
21.推進廢舊商品回收利用。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支持汽車維修、舊件回收、再制造、報廢拆解等汽車售后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互通共享,加快汽車再制造產品推廣。加強再生資源集散市場與“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耦合鏈接,建設30個廢舊電子、廢舊辦公設備等處理基地和30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中心等“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75%以上。(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
(五)實施重點工程,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加速發展。
22.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在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實施余熱暖民、燃煤鍋爐綜合提升、電機系統能效提升、能量系統優化、綠色照明、合同能源管理、城鎮化節能升級改造、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提升、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和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等十大工程,實施200個節能潛力大、示范效果顯著的重點項目,形成節能能力200萬噸標準煤,帶動提升全省用能管理水平和能效水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省政府國資委、省質監局、事管局等部門)
23.實施循環經濟重點工程。開展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園區循環化改造、靜脈產業園區建設、產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再生產品與再制造產品推廣等專項行動,實施100個重大循環經濟示范項目,推動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到2020年,建設50個靜脈產業園區,再生資源替代原生資源量達到600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量超過660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商務廳等部門)
24.實施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水環境質量改善、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污染源達標排放與總量減排、土壤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風險防范、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等八大環境治理工程。實施火電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深度治理、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淘汰產業集聚區分散燃煤鍋爐等一批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實施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地表水環境修復和功能恢復、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湖泊生態保護、人工濕地建設等重點項目。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新增完成80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牽頭單位:省環保廳、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交通運輸廳、農業廳、省政府國資委、省質監局、畜牧局等部門)
25.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以服務環境污染攻堅為目標,以提高節能環保技術裝備供給能力為主線,優先發展產業關聯度高、市場潛力大的節能環保技術裝備,重點發展余熱余壓利用、高效電機、變壓器等節能裝備技術,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重金屬治理等重大環保技術,以及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加快高效節能、先進環保產品推廣應用。“十三五”期間,實施100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示范項目。建設洛陽高效節能裝備產業基地,鄭州、商丘、平頂山、新鄉等先進環保產業裝備和產品基地。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財政廳、質監局等部門)
26.節能環保服務業提升工程。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推廣行動,鼓勵節能服務公司創新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綜合服務。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開展第三方治理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運營管理水平高、綜合信用好、具有競爭力的環保服務公司。到2020年,全省形成20家以上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節能環保服務企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等部門)
(六)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節能減排技術服務能力。
27.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圍繞工業、能源、交通、農業、建筑、資源環境等相關領域節能減排和優化升級的重大科技需求,著力整合集聚各類創新要素,開展節能環保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節能領域,加快特種非晶電機和非晶電抗器、低濃度瓦斯發電、工業余熱綜合利用、工業窯爐節能等技術攻關;環保領域,大力研發顆粒物治理、汽車尾氣凈化、多污染物協同處理、水循環利用、垃圾滲濾液處理、土壤修復治理、重金屬污染物減量回收、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等關鍵共性環保技術和裝備;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推進冶煉渣多種有價組分綜合回收、報廢汽車和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智能拆解和拆解物自動化分揀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等部門)
28.加快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面向全社會征集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編制重點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目錄。組織舉辦科技成果現場推廣活動,推廣一批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產業化前景好的重大技術成果。加快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支持基于互聯網的能源創新,推動建立城市智慧能源系統,鼓勵發展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和智能工廠,推動智能電網、儲能設施、分布式能源、智能用電終端協同發展。綜合采取節能減排系統集成技術,推動鍋爐系統、供熱/制冷系統、電機系統、照明系統等優化升級。(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配合單位:省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質監局、事管局等部門)
29.健全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鼓勵企業與高校、重點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科研機構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培育建設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發平臺。支持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加快建設一批服務中小企業的節能減排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依托全省節能公共信息管理平臺,發布節能政策和節能技術服務信息,便于用能單位選用適用的技術裝備。鼓勵有條件的技術單位建立節能技術裝備展示、展覽、交易平臺,采用“互聯網+展覽展示”等模式,提升節能技術服務能力。(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質監局等部門)
(七)發揮政策引導,健全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
30.落實價格收費政策。加快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健全價格形成機制。全面落實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嚴禁違規出臺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政策。實行超計劃、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嚴格執行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階梯電價政策,促進節能降耗。加強價格監督檢查,確保環保價格政策落實到位。(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水利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電力公司等單位)
31.完善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能力建設和公益宣傳。推廣節能環保服務政府采購,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完善節能環保產品政府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清理取消不合理化石能源補貼。落實支持節能減排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繼續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對從事國家鼓勵類項目的企業進口自用節能減排技術裝備且符合政策規定的,免征進口關稅。(牽頭單位:省財政廳、國稅局、地稅局,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政府國資委、省事管局等部門)
32.健全綠色金融體系。推進綠色金融業務創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給予多元化融資支持。健全市場化綠色信貸擔保機制,支持以用能權、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為抵(質)押的綠色信貸。建立綠色發展產融對接機制,簡化綠色信貸程序,提高放貸效率。推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積極推動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鼓勵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研究設立綠色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各類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節能環保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減排項目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鼓勵綠色信貸資產、節能減排項目應收賬款證券化。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牽頭單位: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環保廳、省政府金融辦、河南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
33.加快培育市場主體。鼓勵傳統優勢制造企業適應市場需求,通過技術升級、產品轉型向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領域拓展。支持節能環保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兼并重組、整合資源,培育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能力的企業集團。在生態環保領域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進國內外行業優勢企業。推進節能環保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中小企業差異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專業化服務能力的“專精特新”企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保廳)
34.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健全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等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加強碳排放權配額管理和市場監管,健全重點企事業單位碳排放監測、報告和核查體系,全面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探索建立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有序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建立能耗消費報告、審核和核查制度,推行第三方用能量核查服務。完善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企業排污許可制度,擴大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范圍。(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環保廳)
(八)廣泛動員,增強全民節能環保意識。
35.倡導綠色消費。廣泛宣傳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更加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合理控制室內空調溫度,減少無效照明和電器設備待機能耗,提倡家庭節約用電。倡導“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推行“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開展舊衣“零拋棄”活動,方便群眾閑置舊物交換。積極引導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消費,引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高效家電、節水型器具等節能低碳產品。發揮公共機構表率作用,合理控制能源消費支出。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規模,鼓勵實行網絡化、低碳化辦公。(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事管局、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單位)
36.動員全民參與。以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河南為宣傳主線,以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節能環保為重點,深入開展全民節約行動和“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軍營、進商超、進賓館、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等節能“十進”活動,普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和知識,形成崇尚節約節能、合理消費與低碳環保的社會風尚,推動形成綠色化生產、生活方式。深入開展反過度包裝、反食品浪費、反過度消費等全社會反對浪費行動,鼓勵公眾主動承擔節能減排義務,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美麗家園。積極運用網絡、微信、微博、短信等新興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降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委宣傳部、省環保廳,配合單位:省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事管局、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單位)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目標評價考核。強化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考核,明確全省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地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用能單位。對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的地方及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表彰;對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的地方,按照省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有關規定執行。將主要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體系。建立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將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市縣政府誠信評價體系,對政策失信行為進行披露。落實國有企業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作為企業績效和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省委組織部,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省政府國資委、省質監局、統計局、事管局等部門)
(二)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修訂《河南省節約能源條例》。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研究制定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實施細則、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細則等。加快重點用能產品能耗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研究建立全省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制度。開展節能標準化和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制定完善環境保護綜合名錄。依法制定更加嚴格的環保產品、環保設施運行效果評估、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環境監測方法等相關環保地方標準。鼓勵制定節能減排團體標準。(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質監局、省政府法制辦,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統計局、事管局等部門)
(三)健全節能減排計量、統計、監測和預警體系。加強能源計量體系和消費統計體系建設,完善企業聯網直報系統,加大統計數據審核和執法力度,強化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推進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河南)建設,加強能源計量技術服務和能源計量審查。依托現有氣象觀測站點,建設全省溫室氣體監測系統。完善環境統計體系,補充調整工業、城鎮生活、農業等重要污染源調查范圍。建立健全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和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系統,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耗實時監測,強化企業污染物排放自行監測和環境信息公開。強化節能減排目標監測預警,定期發布各地、重點行業、重點單位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預警信息,加強重點減排工程調度管理,對環境質量改善達不到進度要求、工程建設滯后或運行不穩定、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和項目單位及時預警和督導。(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統計局、氣象局、質監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省政府國資委、省事管局等部門)
(四)嚴格節能減排監督檢查。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強化節能環保執法監察,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的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類環境和用能違法違規行為,發布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信息,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公開通報或掛牌督辦。強化執法問責,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嚴等行為,嚴肅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負責人的責任。(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環保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質監局等部門)
(五)提高節能減排管理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節能管理、監察、服務“三位一體”體系,建立完善全省節能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加強政府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繼續推進能源統計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健全節能監察執法隊伍,提升節能監察能力,強化節能監察執法。健全環保監管體制,做好全省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推進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面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環境空氣質量和污染排放自動在線監測工作。推動大數據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應用。創新節能管理和服務模式,鼓勵開展能效服務網絡體系建設試點,促進用能單位經驗分享。制定實施節能減排培訓計劃,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和政府節能管理部門、節能監察機構、用能單位相關人員的培訓。(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保廳,配合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質監局、統計局、事管局等部門)
(六)強化社會監督。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積極宣傳先進典型、經驗和做法,依法曝光違規用能和各種浪費行為。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及時準確披露各類環境信息,在主要媒體上及時發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信息。每月公布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情況。建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保障公眾知情權,維護公眾環境權益。依法實施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可依法提起公益訴訟。(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委宣傳部、省環保廳,配合單位:省事管局、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單位)
上海乾瀚環??萍加邢薰?/a>是中國工業廢氣治理領航者,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乾瀚環保致力于工業廢氣凈化處理、有機廢氣處理、飽和濕氣處理、惡臭廢氣體凈化處理、VOC污染物處理、化工企業廢氣處理、醫藥企業廢氣處理等研究與開發。
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開發的“低溫等離子體工業廢氣凈化設備”,其在廢氣治理領域中居國內同行業前列,2007年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公司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和先進齊全的機械加工設備,車間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并擁有全套的整機檢測設備,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廢氣處理專家-廢氣處理設備-工業廢氣治理領航者-上海乾瀚環保歡迎您!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