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qianhan.com.cn
禁止大面積過度種植單一品種的觀賞林。
第三十九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城市碧道、綠道和森林步道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機制,推動碧道、綠道和森林步道互聯互通,優化河湖岸線和水務設施景觀,提升碧道、綠道和森林步道的生態功能效益,防止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物種隔離、遷徙障礙等。
第三章 污染防治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四十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環境污染監測預警機制,組織編制應急預案。
在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危害人體健康和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向社會發布環境污染的預警信息,并按照預警級別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響應措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配合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采取的環境污染應急響應措施。
第四十一條 城市開發建設應當根據相關規劃同步規劃和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轉運和處理設施、醫療廢物集中處理設施以及其他危險廢物集中處理設施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
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和升級改造,應當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污染防治方式。
第四十二條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排污單位)應當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
排污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環境保護工作負責,履行下列環境保護管理職責:
(一)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等;
(二)組織制定環境保護制度和操作規程,實施教育培訓計劃;
(三)保障環境保護所需要的資金投入;
(四)保證生產流程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以及標準的要求;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環境保護管理職責。
第四十三條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設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履行本單位環境保護管理相關職責。
本市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由市生態環境部門按照國家、廣東省有關規定,結合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情況等因素確定并公布。
第四十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推動工業園區建設,引導排污單位入駐工業園區,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
新建涉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應當進入已經建成的工業園區,但是因安全生產原因不適合進入工業園區的項目除外。
第四十五條 工業園區經營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園區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履行下列環境保護管理職責:
(一)設立園區環境保護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二)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準入有關規定;
(三)按照規定組織建設和管理工業廢水、廢氣集中處理設施和固體廢物收集、貯存設施等園區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組織開展園區污染物排放監測;
(四)推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
(五)建立入園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記錄入園排污單位的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申領、排污登記等情況;
(六)對入園排污單位開展環境保護巡查,發現環境違法行為的,及時制止并向所在轄區生態環境部門派出機構報告;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環境保護管理職責。
第四十六條 下列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和在線視頻監控設備,接入市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控設備終端并確保正常運行:
(一)重點排污單位;
(二)配套建設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
(三)其他未納入重點排污單位管理,但因嚴重干擾周圍環境、影響居民生活,納入市生態環境部門重點監管的建筑施工工地、餐飲等排污單位。
前款規定的排污單位應當對監測數據和監控記錄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第四十七條 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污染物排放口,建設污染防治設施并確保正常運行。
排污單位進入破產程序的,破產管理人應當按照規定管理和處置污染防治設施以及污染物,防止發生環境污染。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稀釋以及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八條 排污單位可以委托污染防治設施運營機構對自有污染防治設施實施運營管理,也可以將污染物委托具有相應處理能力的機構集中處理。排污單位和受委托單位應當簽訂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環境保護責任。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