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21-68160507
傳真:021-68160512
基地: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國信南路9號
電話:0513-84185999
傳真:0513-86911887
郵箱:qhhb@qianhan.com.cn
黨中央、國務院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出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擘畫了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宏偉藍圖,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改革開放空間格局,對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全球競爭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意義重大。
安徽國土面積、常住人口分別占長三角的39.1%、28.1%,創新活躍強勁,制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全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升了安徽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為更好發揮比較優勢、增添發展動能、實現整體躍升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但也要看到,安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綜合競爭力不強,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未來一個時期,是安徽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要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在上海龍頭帶動下,聯手蘇浙,揚皖所長,主動作為,彰顯安徽擔當,發揮安徽作用,作出安徽貢獻。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規劃綱要》,結合安徽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范圍包括全省16個市,其中,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8個市為中心區。計劃期為2019—2025年,重大問題展望到2035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規劃綱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按照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基本原則,堅持上海龍頭帶動,聯手蘇浙,揚皖所長,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綠色發展樣板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深度融合,建設長三角聯通中西部的重要開放樞紐,為打造“一極三區一高地”作出安徽貢獻,奮力開創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
在實施《規劃綱要》過程中,注意把握好四個方面的要求。
堅持落實國家戰略,主動擔當作為。堅決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堅決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規劃綱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同時,聚焦最需率先突破、最能增強群眾獲得感的領域,加強改革舉措集成創新,敢想敢做,敢闖敢試,探索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路徑與格局。
堅持全面等高對接,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決破除條條框框、思維定勢、路徑依賴,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政策措施、重大平臺、重點項目等方面,與滬蘇浙全方位對標對接。同時,強化分工合作、推進錯位發展,發揮優勢、拉長長板,在一體化發展中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力,增添產業新活力,提升生態競爭力,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堅持樹立全球視野,強化創新引領。放眼全球、立足大局,更高水平擴大開放,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同時,始終把創新擺在應對環境變化的突出位置,堅持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對標頂級、創造一流、打造卓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的引領型發展。
堅持中心區率先突破,全省域一體推進。中心區要拉高標桿、率先接軌、爭先進位,加快與滬蘇浙中心區聯動,輻射帶動全省加快發展。同時,充分激發各地積極性、創造性,主動對接滬蘇浙,強化產業協同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形成多主體、多層級、多領域集成推進的良好態勢。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前列,人均水平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心區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省域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城鄉區域、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領域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區域聯動協作、城鄉融合發展、優勢充分發揮的發展態勢初步形成。合肥都市圈能級和同城化水平顯著提高,“一圈五區”高效聯動。中心區人均GDP達到長三角平均水平的80%,全省人均GDP與長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續縮小,中心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3:1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
——科創產業融合水平顯著提升。協同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產業鏈水平、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驅動作用明顯增強。“高新基”全產業鏈項目體系高效運轉,加快形成若干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全省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高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6%左右。
——基礎設施聯通水平顯著提升?,F代軌道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省際公路通達能力明顯提升,機場布局和功能定位不斷優化,港口航道一體化協同性進一步增強,能源互聯互通、互濟互保能力顯著提高,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智慧應用加快拓展,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加強。鐵路網密度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力爭達到4.8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網絡覆蓋率達到80%左右。
——生態環保共治水平顯著提升。綠色發展生態本底進一步夯實,長三角生態屏障功能充分發揮。環境治理聯防聯控體系更加緊密健全,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協同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更加完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國家考核要求,設區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80%,單位GDP能耗下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民生共享水平顯著提升?;竟卜毡U纤矫黠@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體推進。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滿足。人均公共財政支出增速高于長三角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1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
——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有效破除。資源要素有序流動,統一開放市場初步建立。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四最”營商環境加快形成。
到2035年,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機制高效運轉,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釋放,城鄉區域差距進一步縮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與長三角平均水平大體相當,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形成,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構成,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基本建成。
二、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立足比較優勢,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加強與滬蘇浙對標對接、合作共進,形成核心引領、板塊聯動、多點支撐、特色鮮明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一)高質量建設合肥都市圈。提升合肥省會城市能級,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建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1)增強合肥引領帶動力。加快科技、產業、制度創新,提升綠色、開放、共享水平,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支持參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國際組織和總部經濟聚集區、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聯通中西部重要開放樞紐的節點城市。(2)推進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合六經濟走廊、合淮蚌產業走廊建設,積極建設合蕪、合馬、合銅、合滁、合桐發展帶,有序推動都市圈擴容提質。以強化制度、政策和模式創新為引領,以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一卡通為著力點,構建便捷的都市通勤圈、優質生活圈、功能疏解承載地。(3)深化與長三角都市圈協調聯動。重點加強與南京都市圈協同發展,打造東中部區域協調發展典范。加強與上海大都市圈對標對接,深化與杭州、寧波都市圈互動互補,共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二)加快發展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對接滬蘇浙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產業創新升級引領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政策先行區、大眾創新創業創造生態區,更好引領和服務全省創新發展。(4)加快產業創新升級。以G60科創走廊為依托,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著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建立健全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強化全產業鏈合作,合力打造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合肥、蕪湖、蚌埠國家級高新區為核心,充分發揮各類產業園區特色優勢,推動產業創新升級,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品牌園區。支持蚌埠依托高新區創建科技創新特色園區。(5)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建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加強與浙江、上海閔行、蘇南等現有示范區對接,共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6)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用活用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果,進一步完善科研組織管理,健全科研評價體系,激發創新人才活力,強化科技金融支撐,促進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充滿活力的科技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7)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創業孵化鏈條,支持科學家和企業家聯合開展科技創業,搭建共享融合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培育爆發式成長的企業主體,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三)提升發展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突出“承接”導向、“示范”功能和“中心區”定位,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扎實推進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打造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帶。(8)增強發展新動能。對接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和G60科創走廊,強化合肥、蕪湖“雙核”要素集聚力,提升馬鞍山、銅陵、池州、滁州、宣城等城市能級,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錯位承接、高端承接、鏈式承接、集群承接,努力在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提升、未來產業布局上不斷突破。(9)提升發展支撐力。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優化沿江產業布局,加快推進長江(安徽)經濟帶綠化美化生態化。對標對接滬蘇浙產業園區,推動各類開發區特色發展,制定促進江北、江南產業集中區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支持集中區與滬蘇浙開展合作共建。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全面對接滬蘇浙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在全省率先實現5G全覆蓋。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創優營商環境,增強引領高質量發展“軟實力”。(10)加強安慶區域重點城市建設。強化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綠色安全綜合性化工產業基地,成為帶動皖西南、輻射皖贛鄂交界地區的重要增長極。
(四)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充分發揮皖北地區糧食主產區、勞動力、煤電資源、消費市場等優勢,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有序承接產業轉移,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11)集中集約承接。制定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遴選一批條件較好的開發區與滬蘇浙開展園區結對共建,強化土地供給、環境容量、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大健康、醫藥、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及配套產業,積極承接滬蘇浙中心區工程機械、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升級轉移,有序承接新型、綠色重化工業,力爭骨干企業遷移布點、相關企業配套跟進,實現全產業鏈高質量承接。(12)夯實承接基礎。緊密結合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運輸能力,謀劃推進皖北城際軌道和綜合運輸樞紐建設。提升蚌埠、亳州、宿州、淮北、淮南等城市能級,增強集聚力、帶動力。加快推動園區提質增效,補齊配套短板。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勞動職業技能培訓。(13)加強阜陽區域重點城市建設。依托商合杭、鄭阜高鐵開通運營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機械電子、綠色食品、現代醫藥、精細化工、再生資源利用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打造重要的國家綜合物流樞紐載體城市,成為帶動皖北、支撐中原城市群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五)大力振興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依托農林、礦產、生態、旅游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著力發展適應性產業和特色經濟,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旅游康養地。(14)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升六安城市能級。創建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培育大別山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做好“水文章”,促進水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做大做強現代農業、農產品深加工、醫藥、大健康等特色產業及配套產業,整合開發鐵礦等優勢礦產資源,提升發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高檔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制造業。(15)強化紅色文化傳承。把弘揚大別山精神與弘揚紅船精神等結合起來,深度開發紅色、生態、文化等旅游資源,鼓勵引導各類資本布局建設一批健康醫療、養生養老項目,打造長三角高品質紅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養基地。(16)提升精準脫貧基礎支撐力。實施大別山革命老區對外聯通通道建設工程,推進連接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鐵路、高速公路、支線機場建設。
專欄1 大別山革命老區對外聯通通道建設工程
加快合肥—安慶—九江高鐵建設,開工建設沿江高鐵武漢—六安(北)—合肥—南京段、六安—安慶(景德鎮)鐵路、合肥—新橋機場—六安城際鐵路等項目,開展合肥—襄陽—安康、沿淮鐵路、安徽北沿江鐵路、宿松—望江—宣城城際鐵路、安慶—樅陽—銅陵市域鐵路等項目規劃研究和前期工作。
加快G42S滬漢高速公路無為—岳西段、G40滬陜高速公路合肥—大顧店—葉集段、G4212合安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推進宣商高速公路合肥—金寨—商城段、合武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線、合肥—霍邱—阜陽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安慶—九江高速公路、北沿江高速公路無為—安慶段等項目前期研究。
推進新建金寨機場、遷建安慶機場前期研究。
(六)高標準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深入實施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規劃,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區。(17)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按照國際旅游城市標準,提升黃山城市能級。著力推動示范區生態、文化、體育、旅游、科技融合互動,建設新安江百里大畫廊、皖南川藏線、石臺原生態最美山鄉等,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發展質量和國際化水平。(18)深化與滬蘇浙旅游合作。推進蘇浙皖、浙皖閩贛生態旅游和全域旅游協作,聯合打造跨界文旅精品、風光廊道、黃金線路,規劃建設杭黃國際黃金旅游線、“皖浙一號風景道”等精品旅游線路。(19)積極打造新安江生態經濟示范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全面加強生態修復,強力推進污染防治,實施森林和濕地資源保護等重大生態工程。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加快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形成以生態旅游、徽文化、大健康、綠色食品等為主導的生態經濟產業體系。推進黃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共建杭黃綠色產業帶。
三、強化創新能力建設,合力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
依托“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構建“高新基”全產業鏈項目體系,促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融通發展,不斷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一)構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體系。著眼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以合肥、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為牽引,以合肥濱湖科學城建設為重要載體,形成多點支撐、多層并進的創新平臺體系。(20)加快國家實驗室創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以合肥為總部,統籌各方創新力量,加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設,爭創相關領域國家實驗室,探索國家實驗室運行建設模式。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工程。(21)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建設。加大對火災科學、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支持力度,推進在皖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安徽省實驗室、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和新布局,培育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預備隊”。(22)支持各類重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安徽陶鋁新材料研究院、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創新研究院的核心創新平臺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范圍,加快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等建設,推進國家臨床試驗醫院(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申報建設,積極爭取國家超算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落戶,共建中科院蕪湖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圍繞重大科技設施,打造一批指向明確的科技創新功能性平臺。支持各市著眼產業發展,積極開展與長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專欄2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工程
以合肥、上海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推動原始創新,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創”推動技術創新,以滬通、寧蘇錫、杭甬、合蕪蚌“多組團聯創”推動產業創新。推動組建科技創新共同體委員會,共同出資成立長三角創新發展基金,建立合肥、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常態化對接機制。加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協作力度,聯合破除一批制約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的制度障礙,共建一批重大基礎研究平臺、產業創新平臺和產業合作園區,攻克一批“卡脖子”共性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形成機制高效、協同創新、成果共享、活力迸發的科技創新共同體。
專欄3 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建設工程
編制完善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總體規劃,建立高效率運行機制,積極構建高質量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集聚區、產學研用創新成果孵化加速轉化區“四個先行區”,集中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交叉前沿研究平臺,配套建設國際化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打造國家實驗室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載體和展示窗口。聚力建設現代化的道路交通體系、綠色空間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智慧治理體系“四個體系”,打造現代城市建設新高地。聚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四個產業群”,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積極爭創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
專欄4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工程
加快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等建設,爭取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強光磁集成實驗裝置等預研項目納入國家相關規劃,謀劃推進一批新的重大基礎設施預研,提升合肥同步輻射光源等已建成設施性能水平。開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促進長三角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發展和開放共享機制建設,實現現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享共用,進一步提升裝置運行水平和效率。
(二)組織實施重大科技聯合攻關。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發展重點領域,聚焦“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組織聯合科技攻關,力爭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和前瞻性突破。(23)加強科技創新前瞻布局。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及其交叉領域,重點支持戰略性前沿基礎研究和新興產業的應用基礎研究,著力突破一批帶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革命的前沿科學問題。聯合爭取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等重大項目,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國際大科學工程。(24)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對接國家計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綠色技術、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領域,通過一市三省聯合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等方式,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
專欄5 “高新基”全產業鏈項目體系建設工程
圍繞服務國家戰略,聚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整合優勢資源,充分發揮相關政策疊加效應,以高科技攻關為方向,以新領域產業創新為落點,以基礎設施和平臺載體建設為支撐,建立健全“高新基”全產業鏈項目庫,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強化體制機制保障,實現三類項目“信息共享、分層管理、科學評估、動態調整、融通發展”,加快形成集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為一體的項目體系和科技創新全鏈條格局,為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三)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區域聯動,推動技術市場互聯互通,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匯聚轉化。(25)加快技術轉移轉化平臺體系建設。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場,加強與上海技術交易所、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浙江科技大市場聯動發展,共建全球創新成果集散中心。支持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在安徽開展技術轉移服務,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平臺,支持合肥、蕪湖、宣城等市參與長三角區域技術市場聯盟,共同打造長三角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和專利信息資源庫,促進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轉化與推廣應用。(26)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實施支持科技型初創企業發展等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限時轉化機制,鼓勵設立各類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科技創新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鼓勵保險機構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供保險服務,聯合培養技術轉移管理人員、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等人才隊伍,建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及其他平臺重要科技創新成果技術熟化、產業孵化、企業對接、成果落地的完整機制,常態化舉辦大院大所對接活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等,大力支持科技成果在縣域轉化,開展科技成果應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
專欄6 安徽科技大市場打造工程
依托安徽創新館,強化科技成果展示、知識產權交易、科技孵化服務功能作用,整合全省各類知識產權和技術交易平臺主體,組建法人主體運作、線上線下互動的安徽科技大市場。通過集聚成果、資金、人才、服務、政策等各類創新要素,對接投融資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機制,完善技術轉移與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定期開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對接交易活動,打造全國領先、國際有影響的安徽科技大市場。
專欄7 科技成果應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
聚焦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民生保障、生態環境、智慧城市等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強化與滬蘇浙科技創新銜接,暢通共性技術交流渠道,加快共性技術的成果開放與共享。積極推進服務長三角跨境食品安全技術平臺開發及示范應用。針對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紡織印染、化工材料等領域,共同在高新區工業廢水近零排放及資源化利用方面開展試點工作。
構建科技惠民技術服務體系,在防災減災、城鎮化與城市發展、質量安全、保密科技等領域開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示范,開發公共服務數據,形成各類民生應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四)優化創新生態環境。著力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創新科技金融支持方式,充分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27)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在完善科研組織管理、健全科研評價體系、激發創新人才活力、建立科技創新聯合體、強化科技金融支撐、促進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推動長三角全域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積極推廣安徽經驗,共同開展體制機制先行先試。(28)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積極參與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建設,完善重點實驗室、大科學工程、大型儀器中心與實驗裝置、分析測試平臺等共享機制,逐步構建科技數據共享平臺、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探索建立區域性創新券服務平臺,提供便捷高效的網上注冊、合同備案、創新券申領和兌付等一體化服務,推動創新券通用通兌。(29)加強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深入推進科技金融試點,支持引導科技創新投融資交易服務平臺建設。改革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創新活動。擴大創新創業投資規模,支持省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力度。培育和發展服務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機構,鼓勵商業銀行在國家級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實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專板對接上交所科創板工程,推動具備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30)探索科技創新合作模式。鼓勵與滬蘇浙合作設立“創新飛地”,完善創新投入和成果分享機制,探索建立研發在外、落地在皖合作模式,積極推進區域協同創新合作。
專欄8 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專板與上交所科創板對接工程
發揮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專板平臺作用,制定實施與上交所科創板相對接的掛牌條件、審核標準、信息披露等運營規則,構建匹配企業成長階段的基礎層、培育層、精選層的分層掛牌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科創板企業掛牌后備資源庫,大力推動入庫企業股份制改造,鼓勵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為區域科創板掛牌企業提供信貸、投資保險等金融服務,打造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安徽預備隊”,孵化培育更多科技創新企業在上交所科創板首發上市,服務全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引導,主動對接和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積極承接上海非大都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蘇浙產業轉移,整體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深入推進“三重一創”建設,充分利用滬蘇浙人才、科技和資金優勢,圍繞產業鏈承接產業轉移,補齊、壯大、拓展創新型現代產業鏈條,爭創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共同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制造業集群。(31)明確重點發展領域。聚焦智能家電、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攜手打造若干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圍繞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裝配式建筑等領域,強化區域優勢產業協作,培育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32)推動“龍頭+配套”。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引導龍頭骨干企業開展戰略性重組,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提升產業集群的產業分工地位和整體競爭力。(33)強化政策支撐。積極參與制定長三角制造業協同發展規劃。實施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基地多源多點對接創新資源,與上海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創新平臺及長三角高校院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施基地競賽計劃。強化“基地+基金”支撐體系,完善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協同創新、競爭發展機制。
專欄9 重點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工程
智能家電。以合肥、蕪湖、滁州為依托,進一步提升安徽在智能家電領域的基礎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加強產品創新能力、電商營銷能力建設,增強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在全球的影響力。
電子信息。積極參與國家集成電路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加快建設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重點圍繞存儲、驅動、模擬等芯片領域,迅速提升集成電路制造規模和能級,支持新型顯示龍頭企業通過超高清、柔性面板及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等量產技術研發帶動產品創新,提升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礎支撐能力,打造“屏—芯—端”高效協同聯動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新能源汽車。支持江淮、奇瑞、華菱星馬等企業加快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戰略布局,加速壯大產業規模,加強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配套能力建設,積極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率先開展智能汽車測試,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應用,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機器人。推動機器人為主的智能制造產業加速壯大,加快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升級,拓展智能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產業化應用,依托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推動合肥、蚌埠、馬鞍山等地分工協作,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人工智能。堅持研發攻關、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三位一體”推進,依托“中國聲谷”、合肥智能語音基地等集群,吸引國內外一流的科研院所、企業等,著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專欄10 蕪湖航空器維修保障中心和通用航空基地建設工程
航空器維修保障中心。聚焦航空器維修保障需求,依托蕪湖宣城民航機場、蕪湖三元通用機場等,圍繞航空器維修保障、航空教育培訓等領域,加速打造商飛大飛機配套基地、航空地面裝備生產基地、飛機循環再制造基地,著力打造航空器維修保障中心。
通用航空基地。集聚發展通航研發制造產業鏈,重點布局通用航空、臨空產業、空港物流和航空高端服務業,著力建設航空小鎮和生態航空港,加快推進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積極對接世界先進航空制造企業,合作發展通勤飛機、基礎教練機、直升機、公務機、水上飛機、航空模擬器等產品,優先發展長航時、多用途、大載重的中高端無人機,實現通航發動機、航空電子和螺旋槳產品系列化發展,加速集聚機載設備、航空部件制造、特種材料等配套產業,全力打造國家通航研發制造產業基地。
(二)加快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積極引進優質產能,把好項目準入關、投資強度關和環境評價關,推動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優勢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34)提升傳統產業創新力。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實現全省規模以上企業技改全覆蓋。加快重點制造領域機器換人、數字化車間建設和智能工廠示范,推動智能化發展。深入開展節能環保“五個一百”專項行動,加快實現綠色制造。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持續開展安徽工業精品培育行動計劃。
(三)培育布局未來產業。把握科技變革大勢和消費升級趨勢,發揮產業創新優勢,引進更多滬蘇浙新興產業主體,促進更多新興產業資源集聚。面向人工智能、現代醫療醫藥、新材料等產業前沿領域,攜手打造未來產業發展高地。(35)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計劃。加強量子信息、類腦芯片、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研發應用,縮短從技術到樣品到產品到商品的過程,加快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開發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高端產品。加快推進靶向藥物、免疫細胞治療、干細胞治療、基因檢測等研發產業化,合作開展高端醫學影像設備、超導質子放射性治療設備、植入介入產品、體外診斷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加快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融合,重點發展石墨烯、第三代半導體、金屬錸等前沿材料產業,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與典型應用。
(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借力滬蘇浙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集群發展,積極推進品牌化標準化,推動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不斷提升全產業鏈整體競爭能力。(36)打造高水平服務業集聚區。聚焦金融商務、現代物流、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推動布局優化和功能整合,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滬蘇浙對接合作,積極爭創國家級集聚區,形成若干國內綜合競爭優勢明顯的生產性服務業集群。(37)推動服務業跨界融合。圍繞研發設計、供應鏈服務、檢驗檢測、全球維修、總集成總承包、市場營銷、制造數字化服務、工業互聯網、綠色節能等重點領域,實施融合發展示范試點,支持牽動性強的示范項目建設,培育壯大一批示范企業,推動全產業鏈條整合創新。(38)推進服務品牌化標準化。積極開展區域品牌提升行動,參與長三角服務標準和監管體系建設,形成一批服務業重點領域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強化與“上海服務”等聯動,共同塑造長三角服務品牌。(39)積極推動制造業主輔分離。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細化專業分工,剝離科技研發、物流運輸、工業設計、融資租賃、商務服務、電子商務等非核心但具有一定規模和比較優勢的服務環節,提高專業化水平。
(五)完善承接產業轉移支撐體系。圍繞補鏈延鏈強鏈和推動產業與創新深度融合,建優平臺、做優模式、創優機制,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40)共建產業創新平臺體系。依托優勢產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創建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積極爭創更多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其他創新平臺,布局建設一批省級產業創新平臺。發揮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作用,支持各類“雙創”載體建設,共促創業型城市(區)建設。(41)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跨區域協同。支持宣城、蕪湖、合肥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牽頭建好新能源、機器人、新能源和網聯汽車、通用航空等產業聯盟,打造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產業和城市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先試走廊。積極推行“創新成果+園區+基金+‘三重一創’政策”四位一體的“四融”模式,有機鏈接政策資源、創新資源、產業資源、要素資源。(42)高質量共建合作園區。搭建產業轉移供需信息對接和磋商平臺,支持各市縣選擇1個開發區、1個主導產業高質量承接,推動全省各地與滬蘇浙開展多種形式的產業合作。建設“一嶺六縣”長三角產業合作發展試驗區,加強杭州—黃山、宣城—湖州、和縣—浦口、頂山—汊河、浦口—南譙、江寧—博望、徐州—宿州—淮北、慈湖高新區—濱江開發區等省際毗鄰地區深度合作,大力推進產城融合,共同打造跨行政區發展新型功能區。積極推進市縣開發區與滬蘇浙產業園區開展戰略合作,大力提升現有共建園區建設水平,支持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法依規擴區建設,打造一批高能級省際產業合作園區。(43)建立健全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產業轉移、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合作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稅收利益分享機制和征管協調機制,利益爭端處理機制。完善重大經濟指標協調劃分的政府內部考核制度。
專欄11 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
積極爭創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圍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語音、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新醫藥、智能家電、通用航空等優勢產業,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牽頭聯合現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以及行業、地方等創新平臺,廣泛吸納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等創新力量,通過共同出資、協作研發、技術入股、創新平臺共建、人才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形成緊密合作的創新網絡,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先進適用產業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研發供給、高成長型科技企業投資孵化,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專欄12 合肥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試驗區創建工程
堅持突出特色、政策先行,結合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開展人工智能政策試驗、技術示范和社會實驗,在先進制造、智能語音、公共安全等具有產業優勢或資源優勢的細分領域實施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有效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典型案例,以及人工智能倫理法規、安全標準、市場監管規則等,打造人工智能制度供給、科技供給、產業集聚、應用示范高地。
專欄13 “一嶺六縣”長三角產業合作發展試驗區建設工程
依托蘇浙皖交界地區的溧陽市、宜興市、長興縣、安吉縣、郎溪縣、廣德縣和上海市白茅嶺農場,以生態、旅游、文化方面的合作為主題,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模式,規劃建設長三角產業合作發展試驗區,努力打造成為區域合作發展引領區、生態創新試驗區。積極復制推廣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經驗,加強交通互聯、資源共享、產業協作、生態同護、民生互惠等方面的積極探索,特別是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稟賦,著力打通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路徑,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經濟與生態和諧共生的新實踐。
專欄14 省際產業合作園區打造工程
加強與滬蘇浙政府、園區合作共建,推廣上海臨港、蘇州工業園區合作開發管理模式,支持民營資本開發運營特色產業園區,有序推動產業轉移和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加快建設一批高質量合作園區,不斷提升各類園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快蘇皖合作示范區、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上海產業園、張江蕭縣高科技園等載體建設,鼓勵各地依托現有省級以上開發區謀劃建設一批省際合作園區。推動上海市白茅嶺、軍天湖農場等“飛地經濟”發展。
五、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實現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
(一)扎實推進精準脫貧。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44)著力攻克深貧堡壘。持續強化大別山等革命老區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政策扶持、項目資金支持力度。(45)完善精準幫扶措施。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全面推廣“四帶一自”“三有一網”產業扶貧模式,更多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積極推進參與式扶貧,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46)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健全防范返貧機制,研究相關扶貧政策。加強對非貧困村和收入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政策扶持。同步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持續推動貧困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統籌規劃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城市郊區鄉村和規模較大中心鎮延展,形成中心城市—縣城—中心鎮—中心村一體化的基礎設施網絡。(47)強化城鄉道路客運有機連接??茖W編制農村公路網規劃,實施“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掃除通村盲點,全面提升農村公路通達水平。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交通,加強與城市公共交通有效銜接,積極推進城鄉客運融合。推動與蘇浙毗鄰地區客運公交一體化。(48)有序推進縣域公用設施一體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建設統一的供水管網,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推動天然氣管網延伸布局、寬帶網絡建設應用、垃圾污水集中處置。在皖北地區和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實施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49)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管護。合理確定城鄉基礎設施統一管護運營模式,健全有利于基礎設施長期發揮效益的體制機制。
(三)加快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50)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優化農村基礎教育學校布局,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統一標準。探索建立城鄉教育聯合體,建立城鄉校長教師交流機制,鼓勵吸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支教任教。改善農村學?;巨k學條件,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51)整合城鄉醫療衛生資源。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開展緊密型醫聯體試點。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完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52)推動城鄉社區服務標準銜接和區域統籌。推行城鄉社區服務目錄制度,提高農村社區服務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水平。(53)鼓勵基礎較好的市縣積極爭創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四)提高人的城鎮化水平。加快實施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54)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合肥城區落戶條件。構建城鄉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戶籍登記制度,同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促進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增強農業轉移人口的城市歸屬感。落實“三權”不變政策,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引導依法自愿有償轉讓。(55)推動農業人口就近轉移。加強中小城市、小城鎮和美麗集鎮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引導農業轉移人口集聚。有序發展特色小鎮,打造集聚特色產業的創新創業生態圈。(56)推動城鄉要素資源雙向流動。制定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激勵政策,引導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優化鄉村營商環境,引導撬動工商資本投入城鄉融合發展項目。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科技推廣和科研成果入鄉轉化應用。
(五)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發揮農產品主產區優勢,以農業產業化優勢企業為龍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大做強優質農產品、特色農產品,高起點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優勢特色產業帶。(57)提升區域農產品供給水平。充分發揮皖北等糧食主產區綜合優勢,實施現代農業提升工程,依托劃定的52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建成長三角地區糧食生產核心區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高產、高品質中心產區,以及服務國家和長三角地區宏觀調控的糧食儲備中心。瞄準長三角地區消費升級趨勢,大力發展緊缺、專用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建設,以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為抓手,著力培育一批在長三角有影響力的皖字號農產品品牌。(58)打造區域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平臺。充分利用滬蘇浙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引進一批滬蘇浙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共建一批全國領先的農產品加工聯合體和農產品加工區,在毗鄰地區謀劃啟動一批跨區域現代農業合作園區試點,著力打造長三角優質農產品加工集聚區。(59)建立區域一體化農產品展銷物流平臺。主動加強與滬蘇浙電商企業合作,加快冷鏈物流、直銷配送體系建設,高起點打造一批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共建長三角3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推進區域農業品牌目錄和數據庫建設,打造長三角農產品電商物流集散地。創建一批名優農產品展會,繼續辦好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上海)、中國安徽國際農業博覽會(合肥)等重要展會,不斷提升安徽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專欄15 現代農業提升工程
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糧食主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管護行動,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提升現代種業發展水平,在皖北、沿江等地規劃建設一批水產種質資源和良種繁殖場,加快主要糧食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加快綠色農業科技創新,推動重型農機、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持續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構建智慧農業體系,打造智慧農田、智慧糧食、智慧水利、智慧農業氣象。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全面防控,推進養殖業“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新模式。加快“綠色皖農”品牌培育,提高“三品一標”認證覆蓋率。確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900萬噸以上。
提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水平。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支持發展糧食精深加工、主食產業化和大豆制品產業等,推進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向優勢區域聚集。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六)提升鄉村發展品質。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現代鄉村治理能力。(60)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學好用活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開展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動”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最美庭院創建活動。(61)積極推進省界美麗鄉村建設。在蘇浙皖交界地帶,依托毗鄰區山水相依、村莊相連、人文相親的獨特優勢,推動跨區域美麗鄉村合作共建、等高對接。(62)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實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程,開展古鎮名村等農村傳統建筑掛牌保護,保存歷史記憶。深入推進“送戲進萬村”等活動,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加強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動農村傳統工藝振興,提升農民精神風貌。(63)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強化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打造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推動縣鄉政務服務向行政村延伸,擴大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倡導新時代鄉規民約。
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
堅持適度超前、協同推進,著眼于加快長三角區域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網絡、擴大能力、提高水平,不斷提升安徽區位優勢和綜合樞紐作用,服務和支撐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一)建設一體化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1.積極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以構筑通勤圈、對接滬蘇浙、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構建多層次、高品質、有機銜接的現代軌道交通運輸體系。(64)暢通沿江和省際高鐵通道。加快商合杭等在建項目建設,推動沿江高鐵武合寧通道、合新高鐵等開工建設,推進沿淮、合肥—襄陽—安康(西安)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謀劃推動一批省際高鐵通道項目實施。(65)構建區域城際鐵路網。加快推進皖江、皖北地區城際鐵路網建設。加強重點旅游景區之間快速連接,規劃建設串聯齊云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和大別山的“五山”聯動快速鐵路。(66)謀劃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網。在合肥都市圈和南京、徐州等都市圈毗鄰區域規劃建設同城化通勤市域(郊)鐵路,研究利用既有線路開行城際、市域(郊)列車,實現中心城區至周邊主要城鎮的快速聯通。(67)積極發展高鐵快遞班列。
專欄16 現代軌道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工程
到2025年,實現快速軌道交通網基本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市,相鄰省轄市之間、省會與其他省轄市之間1.5小時通達,所有省轄市至滬蘇浙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
干線鐵路。加快建設商丘—合肥—杭州、鄭州—阜陽、合肥—安慶—九江、南昌—景德鎮—黃山、池州—黃山、宣城—績溪等高速鐵路,開工建設合肥—新沂、沿江高鐵武漢—六安(北)—合肥—南京段、巢湖—馬鞍山—句容、杭州—臨安—績溪、南京—宣城—黃山等高速鐵路,開展沿淮、黃山—金華(衢州)、合肥—襄陽—安康(西安)、安徽北沿江、池州—九江、鎮江—宣城高速鐵路、寧杭二通道和“五山”聯動(六安—安慶)鐵路前期工作。開展南沿江高鐵規劃研究。
城際鐵路。開工建設淮北—宿州—蚌埠、阜陽—蒙城(—宿州—淮北)、合肥—新橋機場—六安、南京—天長—淮安等城際鐵路,開展亳州—蒙城—蚌埠—滁州—南京、合肥—蕪湖—宣城—寧國、宿松—望江—宣城、南陵—繁昌—蕪湖—江北集中區、合肥—池州—溫州、滁州—天長—揚州、駐馬店—阜陽、蒙城—淮南、定遠—淮南等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和前期工作。開展高速磁懸浮試驗線建設研究。
市域(郊)鐵路。推動合肥—巢湖、合肥—新橋機場—淮南、合肥新橋機場S1線、合肥—六安—金寨、和縣—南京、馬鞍山—南京、南京—天長二期、安慶—樅陽—銅陵、黃山市域旅游T1線、蕭縣—徐州、滁州—南京等市域鐵路研究、規劃和建設。
2.提升省際公路通達能力。加快打通省際待貫通路段,加密擴容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消除省際國省干線公路“瓶頸”路段。(68)暢通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滾動實施省際待貫通路段專項行動,謀劃建設一批東聯滬蘇浙、西接中西部的省際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進寧蕪、合寧、寧滁、宣廣等高速公路主通道改擴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69)等高對接國省干線公路通道。加快與蘇浙地區相連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提升“瓶頸”路段通行能力。(70)加快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建設。
專欄17 省際公路暢通工程
國家高速公路。建設G3W德上高速公路合肥—樅陽段和祁門—皖贛界段、G4012溧寧高速公路黃山—千島湖段工程。實施G4211寧蕪高速公路、G36寧洛高速公路界首—蚌埠—滁州段和淮南聯絡線、G50滬渝高速公路蕪湖—宣城—廣德—長興安徽段、G3京臺高速公路合肥—徐州段、G30連霍高速公路安徽段、G5011蕪合高速公路等工程改擴建。
省際高速公路。建設寧國—安吉、徐州—宿州—蚌埠、徐州—淮北—阜陽—淮濱、明光—盱眙、合肥—周口、太湖—蘄春等高速公路和滬蓉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線,開展G40滬陜高速公路復線、G42滬蓉高速公路復線、合蕪宣杭二通道、南京—和縣、連云港—宿遷—宿州—阜陽—淮濱、淮北—碭山—商丘、池州—宣城—長興、東至—鄱陽、寧杭二通道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力爭貫通溧陽—廣德、高淳—宣城、蚌埠—五河—泗洪、來安—六合、寧國—臨安、黃山—千島湖等高速公路。
普通國省道。實施G206曹村—符離北段、G344五河—泗洪段、G345來安—天長段、G233廣德—溧陽段、G318宣城—廣德段、S334蕪太段、S435水口—六合段、S407宿城—皖蘇界、S205/S410銅城—冶山、S442(博望段)、G318廣德段(山關—郎溪界)、S224皖蘇界—楊疃段、S223皖蘇界—靈城段、312全椒段、G347和縣烏江—駟馬山干渠、S446皖蘇省界—S445段、S348皖浙一號旅游風景道等新改建工程。
過江通道。加快建設商合杭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池州長江公路大橋、蕪湖城南過江隧道。開工建設G3銅陵、望江長江公鐵大橋,姑孰、江口、???、安慶(第二)、銅陵開發區、池安、泰山路等過江通道,宿松至彭澤、安慶新洲長江大橋。開展彭澤至望江、池州東流公路大橋,梅龍、銅陵橫港、蕪湖華電大道、龍窩湖、北京路、天門山、馬鞍山龍山路、九華路、湖北路、慈湖等過江通道前期研究。
3.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完善區域機場協作機制,加強與滬蘇浙航空樞紐功能對接,全面提升現代化航空服務能力,成為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重要組成部分。(71)加快構建“一樞十支”運輸機場體系。優化提升合肥區域航空樞紐功能,加快合肥新橋機場總體規劃修編,大力推進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建設,打造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加快亳州、宿州、阜陽、蚌埠、滁州、蕪湖宣城、池州、安慶、黃山、金寨等新建、遷建或改擴建機場步伐,提升支線機場服務能力。(72)加快通用機場體系建設??茖W規劃布局通用機場,逐步實現所有縣級行政單元通用航空服務全覆蓋。完善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固定運營基地、維修基地等配套設施,增強通用航空服務保障能力。
專欄18 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工程
合肥區域航空樞紐。推進合肥新橋機場二期建設,增加機場通道。支持合肥新橋機場增加國際航線,加密國際航班。加快倉儲、物流、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強與國內大型航空公司合作,大力引進基地航空公司,積極承接上海等樞紐機場外溢效應,打造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支線機場。推進阜陽、安慶、池州機場改擴建和蕪湖宣城機場建設,加快新建亳州、蚌埠、宿州、滁州和遷建黃山機場前期工作,開展新建金寨、安慶民航機場前期研究。
通用機場。加快推進肥東白龍、肥西官亭、肥西嚴店、濉溪、杜集區、蒙城、利辛、碭山、泗縣、固鎮、五河、界首、潁上、謝家集區、壽縣、天長、明光、定遠、金安區、金寨、當涂、和縣、蕪湖市區、無為、旌德、廣德、義安區、樅陽、青陽、石臺、桐城、岳西、太湖、黃山區、休寧、黟縣等一批通用機場建設。
4.提升水運通江達海水平。積極落實長三角港航一體化發展六大行動方案,加快建設暢通、高效、集約、智慧的現代水路運輸體系。(73)完善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網。推進長江干流整治,實施淮河出海航道三河尖至紅山頭段建設。依托引江濟淮工程,加快建設航運配套工程,打通江淮運河。做好蕪申運河、新汴河、滁河、水陽江等與鄰省的規劃銜接,盡快打通省際“斷頭航道”。(74)打造世界級港口群。積極參與長三角港口聯盟建設,加強安徽港航集團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等在聯合運輸、江海聯運等領域開展合作。加強內河港口集裝箱與沿海港口無縫對接,完善集裝箱江海聯運體系。推進蕪湖馬鞍山、安慶江海聯運樞紐,合肥江淮聯運中心和蚌埠淮河航運樞紐建設,研究淮南淮河航運樞紐建設,提升江海聯運中轉功能。推進港口信息化建設,建成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實現長江船貨供需有效對接。加快連接沿江、沿淮主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實現港口與鐵路、公路運輸銜接互通,推動綜合物流樞紐加快形成。
專欄19 港航一體化重點建設工程
航道。加快實施長江淮河干流、沙潁河、沱澮河、渦河、新汴河、兆西河、水陽江等航道整治,加快建設引江濟淮航運工程。開工建設淮河臨淮崗復線船閘、合裕線巢湖一線船閘擴容改造、淮河蚌埠三線船閘,滁河、窯河、姑溪河航道整治等工程。開展茨淮新河、青山河、皖河、新安江(旅游)等航道整治工程前期研究。
港口。加快建設合肥派河港國際綜合物流園一期、蚌埠港長淮衛綜合港區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蕪湖港朱家橋外貿綜合物流園碼頭、馬鞍山港鄭蒲港區二期、銅陵港江北港區一期、安慶港長風作業區二期、合肥港中派港區、合肥派河港國際綜合物流園二期、淮河阜陽港、渦河亳州港、淮南臨港經濟區一期、宣州綜合碼頭二期、池州港江口港區四期等工程。
集疏運鐵路。開工建設銅陵港江北港區、安慶港長風港區、皖河新港、池州港香隅化工園、合肥派河港區、蚌埠港長淮衛作業區、蚌埠沫河口等鐵路專用線工程。
(二)協同打造數字長三角
1.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發展互動合作,建設高速移動泛在信息網絡,加大力度推進光網城市建設,提升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動長三角信息基礎設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75)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總體架構。加快5G網絡建設和商用步伐,加大5G網絡建設資源的開放和共享,以應用場景為突破口,打造5G創新示范中心。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統籌布局骨干網、城域網和接入網,推進在合肥建設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76)統籌數據中心布局建設。建設一批公共服務、互聯網應用服務、重點行業的云計算數據中心,促進已有數據中心資源整合。加快省級電子政務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安徽數據應用中心、國家北斗衛星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安徽分中心建設。積極參與長三角數據中心和存算資源協同布局。(77)規劃建設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實現與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無縫對接。
2.協調推進重點領域智慧應用。促進公共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共建共享,開展多領域大數據應用協同。(78)加快城市大腦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圍繞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領域,建設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聯的城市大腦。搭建省、市、縣互聯互通的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實時監控、智能感知、精確調度、快速處置。(79)加快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加快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構建全省統一的政務大數據共享交換服務平臺,促進部門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避免“信息孤島”。(80)推進一體化智能化交通管理。深化重要客貨運輸領域協調監管、信息交換共享、大數據分析等管理合作。積極開展車聯網和車路協同技術創新試點,爭取長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項目建設。全面推行長三角地區聯網售票一網通、交通一卡通。(81)推動警務數據匯聚共享。統籌建設“皖警智云”大數據中心,打造分布式協同計算“公安超腦”,推動公安便民服務長三角全域通辦。(82)加快長三角數字流域、智慧水網、智慧廣電、智慧郵政建設。
3.推進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共建共用。圍繞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建設,深化協同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共同創建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83)加快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大力推動工業企業內外網升級改造,協同推進5G在工業企業的應用部署,加快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以上海工業互聯網頂級節點建設為基礎,推進汽車、家電、化工等行業二級節點建設。(84)建設多行業跨領域強功能的平臺體系。聚焦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紡織服裝等重點行業,聯合打造1—2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參與組建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協同建設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區的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實施“皖企登云”計劃,聯合開展區域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服務目錄推薦、產融對接等,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85)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遴選一批創新實用的網絡安全試點項目并加以推廣,加快推進網絡信任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管理新機制。
(三)推進區域能源互濟互保
1.融入長三角油氣產供儲銷體系。以增強油氣供應能力為目標,強化跨區域及省內干線油氣基礎設施規劃建設。(86)推進油氣管網聯通和開發合作。積極參與長三角天然氣供應能力規劃編制,推進蘇皖豫天然氣聯絡線安徽段和淮北分輸樞紐設施規劃建設。謀劃皖浙油氣管線建設,推動淮河能源控股集團、皖能集團等企業與浙能集團開展戰略合作。支持蕪湖—宣城—湖州成品油輸送管道、蕪湖—宣城—湖州天然氣支線建設。加快濱海LNG接收站及配套蘇皖外輸管線建設進度,積極參與濱海LNG接收站后期擴建工程和江蘇、浙江沿海新建接收站建設。推進蕪湖、銅陵、池州、安慶LNG內河接收(轉運)站建設,開展長江干線LNG運輸航行試點,推動LNG江海聯運,打通LNG內河運輸通道。鼓勵建設LNG調峰儲蓄站。(87)提高區域天然氣生產供應能力。加大兩淮煤系天然氣和宣城頁巖油、頁巖氣勘探開發力度,推進淮南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前期工作,爭取主體裝置盡快開工建設。
2.打造長三角特高壓電力樞紐。完善電網主干網架結構,推進電網建設改造與智能化運用。積極拓展區外來電通道,優化“皖電東送”,強化“送受并舉”電網,為華東電網的電力供應提供安全保障。(88)加強跨區域重點電力項目建設。依托兩淮煤炭基地,規劃建設清潔高效煤電一體化坑口和資源綜合利用電廠。積極推進申能淮北平山電廠二期國家示范工程建設,規劃建設淮南潘集電廠、淮南平圩電廠四期、亳州板集電廠二期、淮北國安電廠二期、華電宿州電廠二期、大唐淮南田家庵電廠擴建、淮南張集電廠、阜陽口孜東電廠等高效清潔坑口電站和阜陽劉莊、謝橋、亳州渦北等資源綜合利用電站。優化區域電網通道結構,打造長三角特高壓電力樞紐,推進安徽—江蘇電力通道增容改造、白鶴灘至華東特高壓直流、內蒙古至安徽特高壓直流等項目前期工作。
3.推動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合肥、滁州、蚌埠、蕪湖等地在新能源產業上的生產制造優勢,加快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89)建設長三角綠色儲能基地。加快推進績溪、金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有序推進桐城、寧國、岳西、石臺、霍山等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做好廣德、瑯琊山二期、黃山天湖、黃山月潭—里莊抽水蓄能電站站址保護,提高長三角大規模調峰設施共建共享水平。(90)加快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提升中糧生化蚌埠、宿州等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能力,加快推進淮北長源、阜陽國禎、中糧生化宿州纖維素乙醇示范項目前期工作。(91)推動互聯網與分布式能源技術深度融合。開展風光儲一體化等新能源微電網技術研發,實現分布式能源高效、靈活接入以及生產消費一體化。
4.推進長三角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統籌考慮長三角地區煤炭產能、實物儲備能力和通道運力,建立兩淮、“海進江”兩大資源統籌互濟的跨省區煤炭產供儲銷體系。(92)實施跨省區煤炭產供儲重點項目。加快板集、信湖等先進產能煤礦項目建設,推進趙集煤礦前期工作,謀劃蕪湖港煤炭儲配中心二期項目建設。(93)建設區域性煤炭交易市場。依托兩淮煤炭基地和蕪湖港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基地,推動煤炭生產、物流等企業發起籌建長三角煤炭交易中心。
(四)優化區域水利發展布局
1.完善防洪保安基礎設施網絡。圍繞長江、淮河、新安江、巢湖四大水系,繼續加強干流治理,補齊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短板,推進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94)加快重點流域治理。重點加強長江河勢控制工程和華陽河等蓄滯洪區建設,優化長江干支流岸線功能布局。加快淮河流域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建成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王家壩至臨淮崗段、正陽關至峽山口段、峽山口至渦河口段、浮山以下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以及九里保莊圩工程。加快推進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建成巢湖環湖防洪工程,提高巢湖環湖防洪能力,啟動實施巢湖流域水生態治理與修復工程。
2.構筑供水安全保障基礎設施網絡。參與建立長三角原水聯動及水資源應急供給機制,以“三縱三橫”為骨架,構建干支連通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配置格局。(95)加強引調水工程建設。發揮淮水北調工程效益,全面建成引江濟淮工程,啟動實施引江濟淮供水配套工程,開工建設駟馬山引江補源工程。(96)加快水庫和水源地建設。重點推進月潭、江巷、牛嶺等大中型水庫工程建設進度,支持大別山水庫群提升建設。
七、主動參與全球分工,推動更高水平協同開放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積極對接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更大的開放搶抓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發展,協同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共建高水平開放平臺
1.積極申建安徽自貿試驗區。跟進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發展,探索復制推廣新路徑,抓緊抓實安徽自貿試驗區申建工作。(97)優化提升安徽自貿試驗區申建方案。跟進國家自貿試驗區戰略部署,找準深化改革切入點,提高安徽自貿試驗區申建方案與國家戰略契合度,力爭早日獲批。(98)加快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對標上海、浙江自貿試驗區以及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積極做好試點經驗、創新成果復制推廣。支持綜合保稅區積極爭取全面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中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相關的改革試點經驗。
2.協力辦好重大展會。積極參與國家和滬蘇浙重大展會活動,全面提升安徽展會能級,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和開放推動力的展會品牌。(99)深度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滬蘇浙加強公共安全、口岸通關、環境治理、知識產權保護、展會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服務保障大會順利舉辦。積極承接溢出效應,爭取相關分會場落戶。引導專業采購商、社會公眾等積極參與大會,鼓勵采購商入駐“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加強與參展商的精準對接,擴大采購成交。(100)高水平舉辦安徽品牌展會。進一步提升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國際徽商大會、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暨消費電子博覽會、中國(蕪湖)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中國(蕪湖)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等重大展會整體效果和影響力,圍繞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籌劃新型展會、長三角輪值展會。(101)積極對接滬蘇浙品牌展會。支持和參與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等品牌展會和貿易投資活動,加強投資促進和貿易合作。借助滬蘇浙境外展會資源,聯合舉辦境外商品展,推介重點企業、重點品牌和商品,促進外貿提質增效。
專欄20 世界制造業大會品牌提升工程
按照“國家級、世界性、制造業”定位,對標國內最高標準,將世界制造業大會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制造業盛會。
拓展辦會依托力量。進一步加大與參與主辦的國家部委對接力度。積極爭取更多國際性制造業專業機構、權威國際組織參與合作辦會。邀請滬蘇浙作為大會主賓?。ㄊ校?,設立長三角制造業館,展示長三角制造業發展新成效、新突破。
提高邀商和項目質量。聚焦先進制造業,積極引進一批代表世界級水平的企業參展。瞄準境外500強、世界制造業100強,制造業“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加強項目策劃,遴選一批質量高、規模大、引領性強的簽約項目。
提升辦會層次和影響。積極邀請外國政要、國際嘉賓、制造業技術權威、管理權威參會。開設世界水平的論壇,對制造業的發展進行前瞻性、前沿性、創新性討論。突出高層次、權威性、影響力,打造世界制造業大會“權威發布”。
3.對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主動對接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安徽國際航運能力和現代服務業水平。(102)加強軌道交通體系對接。充分挖掘路網潛力,完善通達便捷的軌道交通體系,爭取增加主要城市至虹橋樞紐的班列。積極對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重點推動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承接國際貨運業務,黃山屯溪國際機場承接國際客運業務。(103)加強功能對接。主動對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海外貿易中心、長三角區域城市展示中心、長三角電子商務中心建設,支持各市、園區、企業入駐,引導有需求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和外向型企業在虹橋地區建立分支機構、營銷服務網絡,參與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建設。
4.共同構建數字化貿易平臺。積極對接全球電子商務新模式新規則新標準,推動電商展示展銷對接平臺建設,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大發展。(104)打造安徽“電商之家”。推動省市縣電商公共服務信息互聯互通、資源靈活配置和服務快速協同,積極與滬蘇浙各大電商平臺和企業開展深度對接合作,開展皖貨品牌線上線下融合促銷活動,推動長三角電商資源整合、交換、共享,助力安徽產品走出去。(105)加快跨境電商發展。推進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市申建新的綜合試驗區,推進省級跨境電商園區建設,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和生態圈。積極復制推廣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成熟經驗。(106)延伸電子商務產業鏈。引導和鼓勵滬蘇浙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布局設點,建設跨境電商物流基地、空港基地、展示及保稅備貨中心等項目。與滬蘇浙共同推動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提升跨境電商物流中轉效率。(107)推動流程改造。促進貿易監管數字化轉型、便利化發展,加強各環節數據共享,開展包容審慎有效的監管創新。
專欄21 跨境電商市場主體培育工程
積極引進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支持發展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培育跨境電商配套服務企業。重點推進中國(合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鼓勵各地加強與知名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溝通銜接,舉辦跨境電商與外貿企業業務對接活動。鼓勵外貿綜合服務體系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報關報檢、結匯退稅、信保融資等全方位服務。加強跨境電商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服務生態,建立人才聯盟平臺,打造人才培養網絡。
5.加快發展國際產業合作園。探索對外經濟合作新模式、新路徑、新體制,加快推進國際產業雙向合作。(108)加快集聚國際組織和總部經濟。充分發揮合肥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作用,積極吸引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設立總部、區域總部及研發中心、技術中心、采購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性機構,擴大輻射帶動效應。(109)支持開發區建設國際合作產業園。充分發揮開發區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大力推進安徽中德(合肥)國際合作智慧產業園、安徽中德(蕪湖)國際合作智能制造生態產業園、中德(蕪湖)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國際創新園等對德合作園區建設,促進更多德國企業來皖集聚發展。圍繞外資主要來源地、重大外資項目和友城資源,通過招大引強、延鏈引進、集群承接,培育一批新的國際產業合作園。(110)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加強招商引資、配套建設和規范管理,集聚企業、做強產業,爭創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依托重大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和對外投資聚集區,支持企業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科學合理建設新的境外園區。打造一批高水平國際研究機構和海外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探索有條件的開發區參與境外園區運營管理,有效輸出園區管理經驗和服務標準。支持建筑業企業參與境外園區工程建設。
(二)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1.推動重點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提高引進來的質量和水平。(111)擴大開放領域降低準入標準。按照國家部署,進一步擴大制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對外開放,逐步放寬市場準入,重點在汽車、飛機、船舶、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金融等行業謀劃和儲備一批新的招商引資重點項目。(112)提高制造業全產業鏈利用外資水平。聚焦“高新基”,大力引進全球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補齊、壯大、拓展全產業鏈。積極承接企業返程投資,轉化境外投資并購成果。(113)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積極引進境外專業服務行業,有序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積極穩妥引進外資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保險等金融機構設點展業。(114)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適度增加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積極引進國際現代農業先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式。
2.共同提升對外投資合作水平。穩步擴大對外投資,全方位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115)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以境外直接投資、對外工程承包、裝備出口和技術合作等形式,加強建材、汽車、鋼鐵、化工、煤炭、電力、工程機械、輕工紡織、農業、礦產資源等領域國際合作,加快技術、裝備、服務和標準走出去。(116)推動服務業走出去。鼓勵商務服務、設計研發、批發零售、金融服務等對外投資。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對外投資相對密集的國家和地區,探索建設集物流集散、加工制造、展示展銷、信息資訊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境外系列服務站。(117)協同開拓國際市場。依托長三角一體化對外投資合作發展聯盟,與滬蘇浙共同舉辦境外投資推介、境外工程承包對接活動,并在“一帶一路”項目實施、政府駐外機構和商會協會平臺支持、對外投資培訓和咨詢服務等方面加強協作,推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平臺共建。支持企業與滬蘇浙企業通過項目合作、股份合作、組建聯合體等方式“抱團出海”。(118)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共同推進境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專欄22 國際產能合作推進工程
引導建材行業優勢產能轉移。
引導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行業開拓國際市場。
引導農業提高國際合作水平。
引導提高境外礦產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引導科技國際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化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前沿領域合作,集聚創新資源,積極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
引導加強境外工程承包合作,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提升工程承包合作水平。
3.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大力開展多領域有特色的國際交流活動,加強國際友城建設,促進民心相通。(119)積極參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支持高校院所和企業參與國際科技合作,推進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加強高端智庫國際交流。推進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合作。(120)搭建文化交流橋梁。開展“一帶一路上的安徽人”大型媒體新聞活動,積極申報“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推動優秀文化、文學作品、影視產品走出去。(121)促進教育及青年交流。大力推進雙向留學,推動教師和學生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打造“留學安徽”品牌吸引沿線國家青年來皖學習。推進合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設。(122)強化衛生領域合作。加強醫療人才培養、防治技術交流、高端醫療技術等領域國際合作,大力傳播中醫藥文化。組織醫療技術人員赴南蘇丹、蘇里南等國開展醫療援助行動。(123)發揮僑商徽商作用。高水平規劃建設安徽(合肥)僑夢苑,打造海外華人華僑創新創業集聚區。積極推進“徽商回歸”,鼓勵海內外皖籍人士回鄉投資創業。辦好巢湖僑創峰會。
(三)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1.加快大通關一體化。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合作,打造高效便捷大通關。(124)加快互聯互通口岸通道建設。完善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機制,重點推進口岸城市群大通關項目合作和聯動發展,圍繞水水中轉、鐵海聯運、空陸聯運、保稅貨物流轉等,優化監管模式,提升物流效率。深化長三角口岸物流項目合作,拓展中轉集拼業務,對接長江流域港航、鐵路、空港等信息平臺,實現跨區域口岸物流協同聯動。(125)加快區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推動港航物流信息接入“單一窗口”,推進通關數據交換、口岸物流信息對接、企業信用信息互認、監管執法信息共享。推動擴大長三角“單一窗口”跨區申報試點范圍。推動與上海“單一窗口”數據查詢和統計對接。(126)健全全鏈條監管體系。有序擴大金關二期特殊監管區域管理系統使用范圍,加強進出口商品全流程質量安全溯源管理。(127)推進中歐班列協作發展。加快合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站場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爭創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主動加強與滬蘇浙合作,優化班列線路布局,共建境外綜合服務體系,拓展回程資源,提高雙向常態化運行質量效益。(128)構建更為便捷寬松的出入境軟環境。全面優化服務舉措,強化政策便利體驗。
2.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對標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129)提升外商投資管理和服務水平。認真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全面清理與現行開放政策不符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文件,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度。(130)保障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保持外資政策穩定性連續性。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
3.加強國際人才引進。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全創改”試點省的聚才作用,積極引進國際高端人才,營造外國專家“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良好引才氛圍。(131)完善國際人才引進政策。建立海外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推廣實施持永久居留身份證外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改革,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建設海歸人才創新創業創造中心。積極復制推廣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際人才試驗區經驗,穩步開展外國人永久居留、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出入境便利服務、留學生就業等政策試點。完善外國人才評價標準,推動長三角區域內國際人才認定、服務監管部門信息互換互認,保持政策執行一致性。(132)提高國際人才綜合服務水平。學習借鑒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地國際社區建設經驗,完善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配套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在皖工作國際人才享有醫療、子女教育、住房、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
八、優化區域生態系統,推動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推動,以保護好山好水為重點,突出生態廊道促聯保,突出問題整改促聯治,突出生態補償促聯管,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綠色發展樣板區,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
(一)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屏障
1.加強生態空間保護。強化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和修復,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建設生機勃勃的綠色安徽。(133)加快生態廊道建設。重點打造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4條生態廊道,強化以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農田林網和堤岸林為主的防護林體系建設,開展全線兩岸植綠復綠,確保宜林地段綠化率90%以上。(134)提升生態屏障功能。增強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打造森林生態安全屏障。整合優化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135)加快建設環巢湖生態示范區。謀劃實施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高質量打造環巢湖濕地公園群。
專欄23 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
圍繞生境、水系、水質、水量等濕地保護的核心問題,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杭埠河等入湖河流河口及灘涂濕地保護為重點,加快建設肥東十八聯圩、玉帶河,肥西三河,包河湖濱、派河口,巢湖半島、槐林、柘皋河,廬江馬尾河、棲鳳洲等十大濕地,恢復濕地景觀,完善濕地生態功能。到2030年,創建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建成4個省級濕地公園、2個市級濕地公園,打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的環巢湖濕地公園群,創建合肥國際濕地城市,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安徽貢獻。
2.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改善和提升生態功能。(136)保護和恢復森林生態系統。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全面有效管護天然林森林資源,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按照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公益林建設和后備森林資源培育。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創建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137)加強長江、淮河流域自然濕地保護。實施華陽湖、太平湖、升金湖、南漪湖、城西湖、瓦埠湖、女山湖、平天湖等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對過度利用、遭受破壞或其他原因導致生態功能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濕地進行綜合治理,開展濕地可持續利用示范。(138)加強水源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實施重要水源地保護工程,全面開展重點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實施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強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流域露天礦山和尾礦庫復綠工程,加強礦山廢棄地恢復治理。實施兩淮礦區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
專欄24 兩淮礦區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
堅持資源開采與沉陷防控同步、綜合治理與綜合利用結合,科學規劃,厘清責任,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體系,繼續推進淮北市濉溪縣和杜集區、淮南市謝家集區全國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試點建設,切實保障沉陷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合法權益,大力促進沉陷區生產方式轉變和群眾創業就業,努力實現兩淮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二)強化更高標準重點領域污染防治
1.加強重點河湖水環境治理??v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行動,以解決“23+N”問題整改為主攻點,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促進水體水質明顯改善。(139)打好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構筑“1公里、5公里、15公里”分級管控體系,持續推進長江、淮河流域“禁新建、減存量、關污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七大行動,制定實施長江、淮河、新安江—千島湖、巢湖等重點跨界水體聯保專項治理方案,持續改善長江、淮河、巢湖流域水體水質,穩定保持新安江水環境質量。(140)持續加強水資源保護。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節約高效的農業用水制度,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強皖北地區地下水降落漏斗治理。
2.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切實改善空氣質量。(141)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刂泼禾肯M總量,新建、改建、擴建用煤項目實行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推動華東電網公司、滬蘇浙共同做好皖電東送機組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同步參與安徽電網深度調峰。(142)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就瓿射撹F、水泥行業和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進工業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143)持續加強其他各類污染源治理。實施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完善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任務清單和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加強涉氣“散亂污”和“低小散”企業整治,制定老舊車淘汰更新目標及實施方案,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和相應油品標準。
3.提升固廢危廢防治水平。健全固體廢物污染防控長效機制,加強固廢危廢無害化處置和綜合利用。(144)有效防控固廢危廢非法跨界轉移。建立涉固體廢物單位清單,實行危險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申報登記,嚴格防范工業企業搬遷關停中的二次污染和次生環境風險。全面運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健全固體廢物信息化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跨界轉移、傾倒等違法犯罪活動。(145)強化固廢危廢處置和綜合利用。統籌規劃固廢資源回收基地和危廢資源處置中心,推行垃圾分類,支持建設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鼓勵各地建立“無廢城市”建設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探索建立跨區域固廢危廢處置補償機制。
(三)健全更加緊密聯防聯控體系
1.全面推行生態補償機制。加快推進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十大工程建設,全面推廣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驗,積極探索跨區域生態補償污染賠償標準和水質考核體系。(146)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配合編制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深入實施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第三輪試點,在水權交易、排污權交易、園區建設、生態工程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和拓展生態補償的方式和領域。(147)在長江、淮河流域推行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滁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積極推進洪澤湖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建立完善沱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148)逐步在濕地等其他生態領域推廣“新安江模式”。
專欄25 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工程
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范圍暫定為皖浙5市22縣(市、區),人口約830萬人,面積約31981平方公里。建設內容包括持續推進流域水環境保護合作,深入推進大氣污染協同防治,著力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協同發展,著力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協同發展,推動旅游一體化發展等。目標是引領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流域水質保持優良,生態環境全面提升,生態經濟高效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2.健全區域環境治理聯動機制。強化源頭防控,健全環境保護監測預警、嚴懲重罰、責任追溯等制度,提升區域污染防治的科學化、精細化、一體化水平。(149)強化大氣、水污染聯防聯控。推動排放標準、環保規范和執法規范對接,逐步實現區域環境治理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的統一和聯合發布。統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啟動標準,開展區域應急聯動。積極參加長江、淮河等干流跨省聯防聯控機制,充分加強相關流域管理機構的對接合作,聯合推進跨界斷面水質聯合檢測和水環境質量信息共享制度。發揮空氣質量超級監測站作用,建設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信息平臺,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大數據系統,深化數據共享。(150)建立多維參與、協作共治的環境風險聯防聯控體系。加強長三角跨界環境污染糾紛處置和應急聯動,深化信息共享機制,建立重點區域環境風險應急統一共享平臺。探索建立跨行政區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協調機制。
九、增強民生保障能力,推動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務制度接軌,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給,促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提升全省人民在一體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便利化
1.加快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銜接統一。加強標準化管理,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151)健全標準體系。制定安徽省地方標準和分行業領域標準規范,參與制定并落實長三角中心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152)推動區域達標。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民生投入,重點向皖西、皖北等地區傾斜,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努力縮小與滬蘇浙的差距。
2.促進公共服務便利化。加強區域協作聯動,促進居民異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并便捷結算。(153)建立健全醫保異地結算機制。完善住院費用異地直接結算制度,逐步擴大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覆蓋范圍。創新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方式,探索開展異地備案互認合作,提高異地就醫便利性。推動建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信息溝通機制和應急聯動機制,加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監管合作。(154)推進社會保險異地辦理。開展長三角地區異地居住人員數據交換和比對,推進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合作。推進工傷保險相關政策逐步統一。開展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試點。(155)實施民生檔案跨區查檔服務項目,推動建立互認互通的檔案專題數據標準體系。
(二)提升教育文化衛生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水平
1.提升教育合作發展水平。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156)加強區域教育標準體系建設。參與研究統一的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聯合開發區域基礎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協同開展評估監測。(157)深化基礎教育合作。積極引進滬蘇浙優質學前教育、中小學資源,通過設立分校、整體托管、協作幫扶、學校聯盟等方式提升辦學水平,共建校長及教師培訓聯動平臺,打造優質均衡的基教統一體。(158)支持高等教育協同發展。實施“551”重點工程建設和高峰學科建設計劃。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與滬蘇浙優質高校全面合作,構建一流學科聯合體,共建“雙一流”大學。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合作辦學,支持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等國際化教育試點示范。鼓勵有條件的市引進滬蘇浙一流大學、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加快推進安徽高校協同創新聯盟建設,探索建立長三角跨區域聯合實驗室,聯合成立長三角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協同中心。(159)打造長三角產教融合的職教共同體。調整優化職業院校及專業區域布局,錯位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推進產教融合基地、標桿城市和企業建設。探索聯合建立涵蓋行業企業的職教集團,搭建職教一體化發展平臺,辦好安徽國際商務職教集團,努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的“職教人才成長帶”。
專欄26 滬蘇浙一流大學設立分支機構及高校合作交流推進工程
支持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等“雙一流”大學到安徽設立分支機構、研究院或特色學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滬蘇浙皖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安徽中醫藥大學與滬蘇浙相關高校建設產教研醫一體機構。充分發揮滬蘇浙皖高校聯盟作用,促進四地高校探索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實施更靈活的交換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支持滁州市建設滬蘇浙高教科創項目。
2.促進文化交流合作。強化政策聯動協同,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文化相互融通,系牢人文交流紐帶。(160)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深化歷史文物保護合作,聯合開展考古研究,推動建立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流、傳承創新發展長效機制。推進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強楚漢文化、淮河文化、老莊文化等研究,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提升區域文化影響力。統籌推動大運河安徽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打響“千年運河”品牌。(161)整合提升紅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豐富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打造長三角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162)強化公共文化機構聯通合作。加強長三角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和群眾文化場館等館際聯動和服務功能聯通,實現城市閱讀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務一網通、公共文化聯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訓一體化,推動舞臺藝術、展覽策劃、美術創作和群文創作等全方位合作交流。
3.共同打造健康長三角。推動長三角醫療衛生事業合作共享、協同發展,持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163)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共同制定長三角區域衛生資源發展規劃。積極引進上海等地優質醫療資源,采取合作辦醫、設立分院、委托管理、組建醫聯體等形式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加快推進合肥、蕪湖、蚌埠三市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積極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進長三角??坡撁私ㄔO,開展醫療、教育、科研合作,協同打造國際領先的優勢學科群。(164)加強醫療協作。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強信息互聯互通,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建立區域分級診療制度,支持合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建設。逐步實現疾病診斷標準、治療方案、質量控制、數據歸集、療效分析“五個統一”,推進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等檢查結果互認。發掘中醫藥文化內涵,深化中醫藥傳承創新合作,建設中醫??坡撁撕蛥^域中醫??破脚_,共建科研協作網絡。(165)強化公共衛生合作。健全區域重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和應急救援機制,建立衛生健康綜合執法監督聯動協調機制,推動建立長三角區域性航空醫療救援體系,加強血液聯動保障。(166)加強醫改聯動。深化長三角城市群醫院協同發展戰略聯盟建設,探索長三角藥品和耗材聯合帶量采購。(167)推進養老區域合作。搭建區域養老信息咨詢、信息發布及行業服務管理平臺,制定區域產業資本和品牌機構進入養老市場指引,培育養老專業化市場,推進區域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服務標準和照護需求評估標準、養老護理員從業資格互認互通。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統籌規劃養老產業布局,支持池州、蕪湖等地開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養老試點,建設一批健康養生基地。
專欄27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程
依托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省,圍繞腫瘤、心血管、兒科、中醫、創傷等重點方向,制定支持政策清單,通過合作共建、委托管理、??坡撁说确绞?,與上海等地國內高水平醫院開展合作,建成一批國內一流醫療中心,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人民群眾就近享有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求。推進安徽省立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合作共建項目,實現引進國內高水平醫院取得實質性進展。
專欄28 長三角健康養生基地建設工程
發揮生態、中醫藥、生物醫藥等資源優勢,加強與滬蘇浙合作,積極引入社會資本,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運動休閑、互聯網、食品等融合發展,加快培育健康養生新業態,支持項目集中建設、企業集聚發展。充分發揮職校資源、技工大省優勢,儲備養老護理人才。建設100個左右健康小鎮,努力把安徽建設成為長三角重要的健康養生基地。
(三)加快文化旅游產業合作發展
1.共筑文化產業發展高地。立足區域文化產業優勢,加強區域分工協作,打造重點發展產業鏈,推動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168)強化重點領域合作。推動簽訂一市三省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服務、對外文化貿易、文化旅游融合、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加強合作。加快建設合肥、蚌埠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探索建立長三角地區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合作聯盟,鼓勵金融機構加強文化金融產品開發合作交流,推動建立長三角地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合作機制。加強廣播電視、新媒體和電影產業合作發展,推動安徽衛視與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打造衛視品牌聯盟。(169)壯大文化市場主體。建設一批文化產業重大項目,培育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推動省內文化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打造實力雄厚、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170)打造國際交流平臺。繼續辦好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合肥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展會,舉辦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爭取舉辦中國(黃山)國際文化旅游高峰論壇。
2.共同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加快推進長三角旅游市場和服務一體化建設,積極發展“旅游+”,共同打造高品質的休閑度假旅游區和世界聞名的東方度假勝地。(171)加快文化旅游資源統籌和高效利用。聯手打造一批名山、名湖、名城、名鎮、名村、名園、名館等文旅精品,謀劃上海“一大”會址—浙江嘉興南湖—涇縣云嶺—皖西大別山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開發“高鐵+景區門票”“高鐵+酒店”等系列快捷旅游產品,推出安徽小崗“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等文化旅游品牌。(172)逐步建立統一的區域旅游服務規范。推動建立“樂游長三角”網絡服務平臺,共建共享旅游信息庫,建立旅游安全提示、旅游景區(點)大客流預警等信息聯合發布機制。共同推出“暢游長三角”“惠民一卡通”“旅游護照”等產品。推動制定區域性旅游服務標準、規范,建立統一認證體系。(173)推動休閑產業發展。開展全民健身合作,共同推動建立長三角體育產業聯盟,舉辦長三角汽車聯賽,辦好長三角運動休閑體驗系列活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進休閑農業品牌化發展,加強長三角區域合作交流,共同推動長三角休閑產業大發展。
專欄29 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工程
提升旅游業特色化、現代化、國際化、標準化水平,推動長三角建成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快建設杭黃國際黃金旅游線。充分發揮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特色,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推進旅游國際化。以沿線4個世界遺產、7個5A級景區、50多個4A級景區,以及眾多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為黃金節點,以點串線、多線成區,探索區域旅游合作新模式,共建“城—山—江—湖—村”有機互融、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杭黃國際黃金旅游示范區。
協作推進皖浙閩贛生態旅游區建設。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為主體,重點依托現有的世界級自然文化遺產集群,推進景區共建共享、客源互送互通,打造省際旅游合作發展的典范。
建設皖江城市文化黃金旅游帶。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旅游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閑、游輪觀光、主題公園、生態旅游、工業旅游、健康養生等,串接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區,努力打造面向長三角、聯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文化黃金旅游帶。
打造皖北歷史和中醫藥文化黃金旅游圈。充分發揮皖北歷史文化名人名鎮、文物古跡、中醫藥文化等資源豐富的優勢,依托商合杭、京滬高鐵,構建連接長三角、面向國內外的皖北歷史文化和中醫藥文化黃金旅游圈。
(四)共建公平包容社會環境
1.推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高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共同建設平安長三角。(174)注重社會治理法制建設。研究制定社會治理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建立覆蓋全體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司法合作,一體化推進法治建設。(175)加強城市管理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風險防控標準體系和規劃體系。開展社會治理聯建聯創活動,推動建立跨區域矛盾糾紛聯合調解組織。健全基層社會治理網絡,全域推廣網格化服務管理。(176)健全區域性重大災害事故聯防聯控機制。完善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專項預案,加強跨地區、跨部門的業務協同、信息共享、應急演練,推進重點城市和都市圈防災減災救災一體化、同城化。推進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常態化實效化,健全和落實安全風險管控“六項機制”,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2.共同打造誠信長三角。深化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優化區域整體信用環境。(177)建立健全信用平臺體系。健全省、市信用平臺體系和公共信用信息目錄體系,拓展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范圍,構建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共同建設“信用長三角”平臺,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交換共享。(178)強化區域信用聯合獎懲。全面推進環境保護、食品藥品、產品質量、旅游等領域聯合獎懲機制建設,逐步在公共服務、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等領域實行失信行為標準互認、信息共享互動、懲戒措施路徑互通的跨區域信用聯合獎懲制度。(179)支持信用服務產業發展。推廣“信易貸”“道德信貸”“金農易貸”等守信激勵產品,推動信用產品應用,努力培育長三角知名的皖企信用服務機構。
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建設統一開放市場體系
協同滬蘇浙全面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加快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為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內生動力。
(一)建立統一規范的制度體系
1.深化立法協同。建立地方立法和執法工作協同協作常態化機制,發揮地方立法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引領推動作用。(180)全面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181)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立法協作。實行立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地方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和具體立法項目協作,優先考慮選擇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社會已有普遍共識、執法條件和執法力量基礎較好以及適合法律調整和規范的立法項目。(182)探索地方人大執法檢查工作協作。落實深化長三角地區人大工作協作機制的協議,在生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監管等領域開展人大執法檢查工作協作。(183)開展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及時清理與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相適應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立改廢”。
2.推進政策協同。建立重點領域制度規則和重大政策溝通協調機制,強化政策制定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和執行協同性。(184)建立長三角政策協商機制。在企業登記、土地管理、環境保護、投融資、財稅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服務等政策領域建立政府間協商機制,根據達成一致的意見形成協同方案,由各級政府依據協同方案制定相關政策措施。(185)提高政策執行協同性。在環境聯防聯控、食品安全監管、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實行違法案件的線索信息共享、案件調查取證協作配合制度,聯合開展專項執法和集中整治行動。(186)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合作機制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數據和信息資料共享,推動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統計體系,聯合開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監測與分析。
3.強化標準統一。加強長三角標準領域合作,按照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要求,逐步推動重點標準目錄、具體標準制定、標準實施監管三協同,探索建立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區域協同標準體系。(187)協同設立區域標準化聯合組織。協同滬蘇浙建立專門組織,負責長三角區域統一標準的立項、發布、實施、評價和監督。(188)開展區域統一標準試點。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環境聯防聯治、生態補償、基本公共服務、信用體系等領域實施區域標準一體化試點。推進區域內標準互認采信和檢驗檢測結果互認。(189)聯合開展先進標準研制。發揮安徽在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領域優勢,積極爭取設立更多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協同滬蘇浙圍繞重點領域研制先進標準,發揮標準化對產業發展的引領指導作用。
(二)建設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
1.建設統一開放的人力資源市場。加強人力資源協作,促進人力資源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在長三角地區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弘揚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構建公平競爭的人才發展環境。(190)推動政策銜接信息共享。推動建立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整合就業和人才政策,聯合舉辦具有品牌效應的人才交流洽談會和人力資源招聘活動,探索舉辦網絡洽談會、招聘會。(191)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實施新時代“江淮英才計劃”,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鼓勵在皖單位與滬蘇浙有關單位聯合成立長三角院士工作站。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鼓勵采取“雙聘制”等方式開展人才合作,大力發展“星期天工程師”“云端工程師”和“軌道人才”等人才共享模式。推動人才資格認證標準統一,逐步建立互認共享的人才評價和培養體系。(192)促進重點就業群體就業創業。加強長三角勞務對接,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及其他特定群體就業,推進實施“創業江淮”行動計劃。重點面向技能勞動者和創業者,持續組織開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動。聯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大力推行訂單式、定向定崗等培訓模式,積極探索“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評選一批“江淮杰出工匠”。(193)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協作。完善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協作、勞動爭議案例會商等機制,建立健全長三角打擊欠薪聯動協作機制。
2.建設統一開放的資本市場。加快金融領域協同改革和創新,促進資本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194)推進一體化直接融資體系建設。持續推動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企業掛牌審核措施,加強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與滬蘇浙區域性股權市場對接。發揮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安徽基地作用,完善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搭建企業上市服務平臺。依法合規擴大專項建設債券、綠色債券、創新創業債券發行規模。爭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銅陵設立銅期貨交易倉庫。(195)推進一體化間接融資體系建設。推動建立統一的抵押質押制度,推進區域異地存儲、信用擔保等業務同城化。推動合肥國際金融服務后臺基地等金融業態集聚區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爭取在上海設總部的內外資金融機構入駐安徽或設立后臺中心。鼓勵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到滬蘇浙地區設立分支機構。(196)推進設立一體化投資資金。積極參與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專項資金,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經濟發展、存量低效用地盤活的投入力度。鼓勵與滬蘇浙市縣政府對口設立專項建設資金。(197)聯建區域金融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加強長三角地區金融規劃及政策協調,強化在地方金融監管領域的法規政策制定、監管科技發展等方面交流。研究建立長三角金融風險聯防聯控機制,推動現有金融風險監測系統互通共享,及時發現風險點,加強會商研判和聯合處置,共同防范化解區域金融風險。
專欄30 合肥國際金融服務后臺基地提升工程
積極對接滬蘇浙金融產業,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發展金融研發、數據、電子銀行等業務,吸引銀行、保險、基金、期貨、證券公司等機構設立區域管理總部和后臺服務中心,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金融后臺產業集聚區。推進交通銀行金融服務中心、農業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打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金融研究院、星泓金融創新城、光谷金融港、濱湖金融服務集聚區等重點平臺。圍繞建設區域金融資本集聚、投資基金集聚、資本市場服務、金融科技研發和金融人才服務“五大中心”,打造特色鮮明、集聚效應突出的金融小鎮。
3.建設統一開放的土地市場。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效能和節約集約利用水平。(198)深化城鎮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用好用活用足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建立健全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約束機制和存量建設用地退出機制。(199)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爭取開展土地整治機制政策創新試點。(200)積極爭取土地利用指標獎勵。爭取補充耕地國家統籌,保障項目用地需求。
4.建設統一開放的產權市場。推進各類產權交易市場聯網交易,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互聯共享。(201)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完善“省市共建、市縣一體”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功能,推動林權等自然資源、農村集體產權等資產股權、用能權等環境權交易活動有序納入平臺體系。推進專家資源和信用信息共享。(202)推進國有企業產權交易。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資運營平臺跨區域合作,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203)推進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發起設立國內一流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健全集知識產權評估、擔保、貸款、投資和交易“五位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
(三)構建統一有序的市場環境
1.合力打造一體化的市場準入環境。以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實施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提升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協同和市場準入政策共享,深化對接服務機制建設,為長三角地區市場主體準入提供同質化、便利化服務。(204)實行統一市場準入規則。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壓減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提升行政審批效能。(205)加快實現證照管理一體化。實施長三角地區統一的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落實經營范圍標準化用語表述,推行“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事項相同、改革措施相同。(206)協力推動“一網通辦”。共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構建跨區域政務服務網,強化公共數據交換共享,完善網上身份認證、電子簽名、電子文書歸檔、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發放等功能,設立線下“一網通辦”服務專窗,實現長三角地區政務全流程線上辦理和線下異地辦理。(207)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計劃,破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歧視性限制和隱形障礙,加強涉政府產權糾紛治理,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調動民營企業家積極性,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2.合力打造一體化的市場監管環境。深入推進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創新,營造規則統一、公開透明的監管環境,全面提高市場監管效能。(208)推進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創造、運用和保護知識產權,完善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機制,鼓勵以知識產權利益分享機制為紐帶,促進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建立和完善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協作網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權建設,強化跨地區行政執法,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案件移送制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共同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保護。(209)推進消費者權益一體化保護。同步推進“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共育一批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基地。聯合開展“美麗鄉村放心消費”行動,實現消費投訴處理不出村。加強消費維權數據應用共享和分析研判,一體化推進消費領域社會監督。(210)協同加強網絡交易監管。推動區域重點電商平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和法定義務,開展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聯合創建。
3.合力打造一體化的質量供給環境。完善長三角地區質量發展合作機制,逐步實現質量技術資源共享,更好地以質量支撐區域一體化發展。(211)推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一體化。在信息、業務、資源等方面推進一體化建設,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工作協同聯動、效率共同提升。(212)完善長三角區域計量保障體系。加快推進長三角和華東地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促進區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整體水平躍升。加強長三角和華東地區計量比對工作,促進區域計量檢測能力提升、計量檢測互認及信息共享。探索長三角和華東地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共建新模式,推進重要計量標準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就地就近檢定溯源。(213)推動檢驗檢測認證監管一體化。建設長三角地區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推進特種設備單位、人員、設備信息互查互享,檢驗檢測結果互認互用。大力推進上海汽車檢測中心機動車檢測基地(廣德)建設。創新區域檢驗檢測認證聯合監管,探索形成專家共用、違法共治、信息共享等監管機制。
4.合力打造一體化的食品安全環境。以落實企業追溯管理責任為基礎,推進長三角地區食品領域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建設,實現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更加有效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214)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完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機制,研究制定統一技術標準,整合追溯鏈條,擴大追溯覆蓋面,建設一體化追溯體系。推動成立長三角食品追溯行業協會,促進追溯信息互聯互通,推動實現統一平臺對外查詢。(215)建立食品銷售聯合監管機制。推動形成區域性聯合監管體系,實現監管信息和資源共享。完善異地倉儲協查、專項整治聯動、執法查處互助等機制,探索開展跨區域飛行檢查協作。(216)健全食品安全交流協作機制。圍繞食品安全示范創建、評議考核、產業發展等有關內容,發揮好省市縣三級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作用,開展定期交流,提升長三角地區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助推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一、保障措施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穿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全過程。明確各級黨委和政府職責,建立健全實施保障機制,確保行動計劃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一)加強組織協調
省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在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下,統籌協調行動計劃實施,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項和年度工作安排,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重大事項及時向國家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向國家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對接,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溝通銜接,協調推動重大事項落地見效。各地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相關部門承擔。
(二)健全推進機制
各地各有關部門是實施行動計劃、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責任主體,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確重點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把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創新做實區域合作機制,在已經形成的“三級運作”機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省級、市級、園區常態長效對接機制和干部培訓互派機制,完善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和聯合培育機制,加強與滬蘇浙信息溝通、工作聯動和資源統籌。設立市場化、社會化專業推進機構,承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跨區域合作事項運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行動計劃實施的指導,在相關政策、項目、改革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
(三)完善規劃政策
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主動配合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有關部委,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產業協同發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等編制專項規劃,圍繞創新、產業、人才、投資、金融等研究相關配套政策和綜合改革措施,努力爭取國家更多支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主動對接、深入謀劃,依據本行動計劃,及時制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提升發展、區域重點城市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新興產業集群建設、“一嶺六縣”長三角產業合作發展試驗區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省際公路通達能力提升、5G網絡建設和應用、生態屏障建設、自貿試驗區申建、教育醫療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等指導意見或專項推進方案。建立長三角新型高端智庫,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機構、黨校(行政學院)參與建設一批高端智庫,研究設立安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強重大課題研究。
(四)強化項目支撐
深入實施高質量“四督四保”制度和“五項機制”,確保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儲備一批,滾動推進項目實施。攜手滬蘇浙共同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以“項目化”帶動“一體化”。堅持揚皖所長、主動作為,圍繞區域協調、科創產業、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對外開放、公共服務等方面,持續謀劃推進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性的重大項目。推進項目審批管理便利化,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加強金融支持,全面提升重大項目要素保障水平。
(五)抓好督促落實
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綜合服務,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對各地各有關部門的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定期調度、跟蹤分析,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適時組織開展評估,重大問題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共同探索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標體系、評價體系、統計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行動計劃情況納入年度綜合考核,與要素獎勵、干部任用掛鉤,激勵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全面調動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完善行動計劃實施的公眾參與和監督機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營造全省域、全方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濃厚氛圍。
乾瀚環保整理編輯,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